專訪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青海
王青海
2021年10月,王青海董事長視察公司位于塞爾維亞的礦山開發服務項目。
2021年11月,王青海董事長聽取公司位于剛果(金)的迪庫路希銅銀礦項目工作匯報。
2021年12月,王青海董事長來到公司位于剛果(金)與贊比亞交界的龍溪銅礦項目,仔細詢問項目開發建設進展。
有色行業是國內最早踐行國家“走出去”政策的行業之一,2013年至今,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有力推動下,一批“走出去”的礦山企業依靠中國與相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同沿線國家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信”)便是其中一家。
金誠信是一家集有色金屬礦山、黑色金屬礦山和化工礦山工程建設、采礦運營管理、礦山設計與技術研發等業務為一體的專業性管理服務企業,董事長王青海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誠信“出海”已近20年,這20年是將自身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國家戰略內化為企業發展戰略,審時度勢、乘勢而上的20年;是強基固本,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國際化步伐越邁越大的20年。今年也是金誠信成立的第25年,25歲風華正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新的國際局勢,面對業界新課題、新挑戰,金誠信人更將牢記初心使命,緊跟國家戰略步伐,一路披荊斬棘,以昂揚奮發的姿態創造新的輝煌。
《中國企業報》:金誠信是國內較早“走出去”的礦山開發服務企業。在踐行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公司經歷了怎樣的海外發展歷程?
王青海:2003年,乘著國家“走出去”政策的東風,金誠信首次走出國門,承接我國在境外開發建設的第一個有色金屬礦山中色非洲礦業有限公司贊比亞謙比希銅礦的采礦運營管理業務。此后,公司一路穩扎穩打,又在贊比亞、塔吉克斯坦和老撾承接了中資企業投資的海外礦山開發服務業務,參與包括贊比亞謙比希項目、塔吉克斯坦派-布拉克項目和老撾東泰鉀鹽礦工程等在內的眾多項目工程。2003年到2010年是金誠信海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2011年至2019年是公司海外業務拓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受惠“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迅速發展期。這一時期,我們的國際市場版圖延伸至歐洲,海外礦山工程建設和采礦運營管理業務發展迅速、成績顯著,贏得了海外市場和業主的高度認可和贊譽,國際化運營優勢不斷顯現和增強。
這時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是2012年中標印度Vedanta資源旗下的贊比亞KCM銅礦深部開拓工程,這是我們承接的第一個全外資國際項目,標志著公司外資礦山項目零的突破和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其間,金誠信成功進入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剛果(金)市場,為卡莫阿銅礦、卡莫亞銅鈷礦、穆松尼銅鈷礦等礦山項目提供開發服務,公司早期海外施工項目獲得了國內業界的認可。2015年11月,贊比亞謙比希銅礦西礦體工程和老撾東泰鉀鹽礦工程分別榮獲國內業內最高質量榮譽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同年,金誠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行業內專注度最高的礦山開發服務企業之一。
2020年至今是金誠信實現海外跨越式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外部環境復雜多變、行業“走出去”面臨更多壓力和挑戰的形勢下,通過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金誠信在礦山開發服務、資源開發、礦山設計等業務領域逆勢而上,取得了驕人成績,為積極推動項目所在地經濟發展,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貢獻了“金誠信力量”。2021年,公司海外主營業務占據了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59.12%,海外市場已成為金誠信名副其實的“主戰場”,海外業務成為了公司促發展、穩增長的“壓艙石”。這一階段,公司在完善自身產業鏈的同時,積極尋求國際產能合作,利用礦山開發服務主營業務優勢,不斷向資源開發業務拓展,通過并購優質礦山資源項目,進一步加快了國際化布局和進程。
《中國企業報》:在受益于國家“走出去”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金誠信又在此過程中作出了哪些積極的貢獻?
王青海:在“出海”20年的征程中,金誠信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礦山服務經驗,在非洲、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老撾等地區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為項目所在區域創造經濟效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踐行海外社會責任,讓當地民眾感受到來自中國企業的溫暖。
金誠信是贊比亞當地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中資企業之一。目前,公司贊比亞和剛果(金)地區的礦服項目為5000多名屬地員工提供了就業崗位,為他們的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撐以及醫療和子女教育保障。根據項目所在地法律規定,通過實施本地化管理,公司在海外積極聘用本地員工,吸納本地人才參與項目管理和建設,并對其進行崗位培訓,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針對性強的在職培訓以及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在海外業務壯大的同時,金誠信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與當地社區建立友好關系,為當地建橋、修路,對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支持;為所在區域居民教育、醫療提供幫助;充分尊重當地社會文化習俗,積極參與并資助當地政府公益活動,促進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最大程度地限制工程施工和資源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金誠信率先行動,將國內抗疫的經驗介紹給當地社區,并為社區提供疫苗等物資捐助,為當地抗擊疫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國企業報》:剛才您提到在“出海”的過程中,金誠信也在向“一帶一路”沿線和合作伙伴國輸出先進的管理理念,想請您談一談這方面的情況。
王青海:在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但受制于技術、資金、人員、產業水平等各種因素限制,缺乏與項目規模相適應的管理運營理念及標準體系。
作為國內較早“走出去”的礦山開發服務企業之一,金誠信積累了豐富的海外運營經驗,逐步探索并實現了可復制的“管理及技術輸出+本土化運營”的海外運營商業模式,建立了與國際大型礦業公司標準接軌的健康安全、環保、運營、人力資源等 SOP 管理體系,即礦業管理4.0理念。這為我們在提升國際化運營水平的同時,對外輸出管理理念和技術標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通過標準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我們可以動態了解和跟蹤生產施工的全過程,將全部的生產技術數據可視化,縮短信息反饋周期,減少一線生產管理人員數據統計與上報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各板塊數據集成和對接也為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全景、全程、實時的數據參考,推動公司的戰略決策由經驗主導向信息和數據驅動轉型。
《中國企業報》:今年是金誠信成立25周年,在這樣的重要節點,公司有怎樣的發展規劃?
王青海:經過近25年的發展,金誠信目前已經形成了“兩個市場”“五大板塊”“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兩個市場”是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擴張海外市場,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五大板塊”是指通過礦山開發服務、資源開發、機械裝備、科技創新、貿易“五大板塊”,構建礦山建設全產業鏈布局;“雙輪驅動”是指進一步深化“服務+資源”的經營模式,將與客戶的合作領域拓展至礦山資源股權合作,推動公司向集團化全面轉型,在科技創新、機械裝備、貿易等業務板塊開發更多國際合作項目。
未來,公司要將“兩個市場”“五大板塊”“雙輪驅動”戰略進程引向深入。在深耕現有海外項目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和追蹤海外高價值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合作伙伴國的高價值項目,在不斷拓展剛果(金)、贊比亞、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礦業市場的同時,繼續開拓南亞、東南亞及非洲其他國家的新項目,推動目前在非洲剛果(金)的迪庫路希銅銀礦和龍溪銅礦資源項目按計劃時間節點完成工作進度。
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有色行業“走出去”步伐將會越來越快,我們也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和更多的國內外企業一道,推動“一帶一路”共建高質量發展,攜手并進,共創未來,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福祉,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貢獻金誠信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