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湖南天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華平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病蟲害頻發的國家。農作物病蟲害是影響糧食穩產增收的關鍵因素,防控農作物病蟲危害是減災保豐收的關鍵舉措。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途徑,科研工作者也在不斷尋找更有效的控制蟲害新技術。其中,湖南天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環衛扇吸式高效捕蟲一體燈等系列產品,在綠色安全的病蟲害治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公司是國內唯一 一家以“益害分離 控害保益”為研發基礎的企業,技術國際國內領先。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為公司題詞?“天長農業,大愛無疆”。
科技創新?結碩果?
湖南天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以來,公司將“發展綠色農業,守護舌尖安全”作為企業經營理念。多年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以科技創新將農作物中的害蟲消滅,保護害蟲的天敵益蟲,促進農業生產向著更加綠色和健康的方向發展,保持大自然生態平衡。
企業負責人李華平從70年到80年代初,知青下放農村務農,從事田間病蟲害工作,當時用得最多的樂果、敵敵畏、六六粉等劇毒農藥,那時的他便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有了資金能力一定要讓農村的大面積農田農作物用自動化設備來治蟲,使農民少接觸農藥,解決農作物病蟲害難題”。2008年,他的一位好友在研制誘蟲燈滅蟲,于是52歲的他不惜一切代價,投入自有資金3000萬元,花費15年的寶貴時間,將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研發成功,并于2016年5月獲國家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
自此之后,公司一直非常注重創新,先后研制出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環衛扇吸式高效捕蟲一體燈等產品。系列產品通過了IS09001:2015 質量管理體系、IS014001:2015 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2007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 5 星級商品售后服務體系認證,并注冊“神捕”商標品牌,在業內有相當的知名度。
2019年,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獲得“懷化市工業優質產品”稱號,2020 進入湖南省兩型產品政府采購目錄,中央 7套、新華社、湖南衛視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采訪報道。產品已銷售到湖南、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省。深受相關領導、植保專家和廣大用戶的好評。成為農作物綠色防控的好幫手,農業綠色防控的助推器。
公司被有關部分先后授予”中國中小企業百強品牌“;”愛心企業“;”信用承諾企業“;“商品售后服務認證獲證單位”;湖南省“百項重點專利推進計劃”項目實施單位,AAA級信用企業。
在2022年”創客中國“湖南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三等獎“等殊榮。
于2023年11月8目獲得“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第四屆三農科技服務金橋獎”。
蟲口奪糧?實現農藥減量增效
病蟲害,給農作物的品質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也帶來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因此防控病蟲害,對于農業生產安全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利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是最普遍應用的方法,但由于農藥使用量較大,加之施藥方法不夠科學,帶來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殘留超標、作物藥害、環境污染等問題。農業部制定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中央一號文件也特別提到了“重大病蟲害防控”的要求。
由此可見,農業要走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對病蟲害的防控需要使用綠色環保的技術,通過這些綠色防控技術的實施,來有效控制病蟲害,從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湖南天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技術誘捕害蟲效果是目前國內通用殺蟲燈的 3 - 4 倍,而且是國內唯一 一項殺害蟲保留益蟲,做到益害分離的技術產品,大大減少了被“誤殺”益蟲數量,守護生態平衡,達到綠色環保。
2012年5月23日-6月30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在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水稻核心示范基地對扇吸式誘蟲燈進行數據分析與總結。
其技術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綠色防控技術,在捕蟲效率、保益控害等方面優勢顯著,具有誘蟲量大、對益蟲傷害小、安裝方便和不需要每天清理,田間應用效果好,降低農藥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業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若結合生物防治及科學用藥等其他綠色防控措施,形成綠色防控配套集成技術,將會對水稻和一切農作物的蟲害起到更好的防治作用。
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的技術特點:
扇吸式捕蟲器利用昆蟲的趨光性,采用對昆蟲有極強引誘作用的光源,使昆蟲趨向接近誘蟲燈饒飛,將誘蟲燈和吸風口朝下,解決無燈下黑現象,實現全方位引誘;通過電扇風葉高速旋轉產生氣流將其吸入到防逃逸益害昆蟲分離集蟲瓶,變被動電擊或溺水捕殺為主動吸捕,無須接觸,無論大小統統吸入,并且誘捕過程對昆蟲無明顯傷害,達到高效吸捕活捉昆蟲,使益害分離有了前提條件。
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的工作原理:
技術利用農作物的害蟲植食、益蟲肉食的原理,混合收集趨光昆蟲,營造通風濕潤的良好環境,使益蟲舒適足食而生存,害蟲因饑餓、產卵和成為益蟲的食物而死亡,并定時倒蟲、清蟲、釋放益蟲,從而達到益害分離的效果。
總而言之,將扇吸式捕蟲器和益害分離裝置集蟲瓶有機結合,通過設置小型益蟲保護區、喜濕益蟲保護區、益蟲歇息區,營造通風、濕潤、舒適的益蟲生存環境,使混合收集到的無明顯傷害(個體很大的除外)的活體益蟲足食而生存、繁殖,害蟲因饑餓、產卵和成為益蟲的食物而死亡,進而有效保護益蟲,消滅害蟲,實現控害保益,促進和保護生態平衡。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究其根源是廣袤無垠的田間地頭。因此,國家必須立足國情,切實與世界農業的發展接軌,用符合經濟和環境發展的綠色農業提升中國農業的優勢。
在采訪中李華平表示:國家不僅需要重視技術的推廣,還需要重視農業的各項管理,大力開展綠色種植技術,將技術引導落實到每一個可以接受的對象上。技術人員可以采取手把手教授的方式進行技術的推廣,一對一教授能夠提升農民的掌握程度,進而更好地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同時,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對農戶的信息評估進行及時地反饋、收集、整理和經驗總結,保證綠色種植技術能夠在農戶手中真正落實;另外,將技術和管理進行有效的結合,在農業中推廣扇吸式益害昆蟲分離捕蟲器、環衛扇吸式高效捕蟲一體燈等綠色科技產品。這些舉措不僅能夠預防有害物質污染,減少農藥的使用,還能促進農業生產向著更加綠色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辛苦耕耘三十余載, 一朝散盡家財。從頭再來,只為圓 16 歲時服務大眾餐桌上安全的夢想。作為一名綠色農業科技企業負責人,李華平始終情系農業,奔波在服務“三農”第一線。十余年來,投入的三千余萬資金基本花完,目前企業的盈利情況也不容樂觀,但他從不后悔當年的選擇,只愿“扇吸式益害分離誘蟲燈”這匹千里馬,能早日用在田間地頭、山坡、小區公園等地方,將無處不在的害蟲殺滅,保護并繁殖益蟲,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守護綠水青山。
未來,李華平將繼續秉承還原綠色,服務‘三農’,造福人類”的初心,認真做好農民治蟲的好幫手,奮力當好綠色農業的助推器,帶領天長農業積極響應國家關于農藥零增長的號召,開展創新人才建設和產品技術創新,為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提供技術支撐。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文/賈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