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漳平工業園區盯緊“打造區域領先的標準化園區”目標定位,做大做強產業,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綜合實力穩步提升,著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生態漳平創造更多園區業績。
漳平工業園區摘獲首個國家級榮譽了!
2021年12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漳平工業園區榮獲“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這是福建龍巖市第一家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在2021年10月,福建省商務廳通報全省開發區2020年度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漳平工業園區在78家納入考評的省級開發區中排名第9名,連續兩年進入前10,在龍巖市參評的省級開發區中排名第一。
2021年,漳平工業園區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92億元,同比增長18.5%;全年預計實現入庫稅收2.6億元,同比增長80%。
既實現了轉型發展,又守住了生態底線,漳平工業園區擁有哪些秘訣?
“一區四園”格局助推高質量發展
2021年10月1日,國聯—火星人研學基地舉行開園儀式,項目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57畝,建成后可實現年產智能教具產品150萬套、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是漳平工業園區推動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代表。
改革和發展是工業園區不變的主題。2001年,漳平市人民政府設立富山工業園區;2006年3月,福建省政府同意富山工業園區更名并設立福建漳平工業園區;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升格為省級工業園區。近年來,漳平工業園區不斷探索,優化完善平臺建設,整合托管區位臨近且產業趨同的工業園區,實行“一區四園”管理模式,統一規劃、統籌布局、統一管理、發揮規模效益,將企業發展承載的“形”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勢”。
富山產業園發展煥發新活力。2017年以來,總投資2.5億元,建設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木竹孵化園、輕工食品區)及研發中心、食堂、宿舍,主要引進輕工、木竹加工、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既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同時吸納城區及周邊鄉鎮剩余勞動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效益雙贏。
登榜產業園產業厚積薄發。近幾年來,新建改建道路10條、新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實現集中供熱供氣、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新增儲備用地400多畝,為落地項目提供堅實保障、做足發展空間。目前,已成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葉、冬有綠”花園式現代工業園。
新材料產業園開發方興未艾。2019年4月,啟動新材料產業園一期開發建設,總投資2.3億元,不到兩年便完成土石方、防洪堤、內河道整治、道路建設、污水處理廠、公共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個發展潛力大的產業園初具形成,一批新材料產業企業順利落地,一個“高、特、新、優”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地拔地而起。
鋼鐵產業園有序推進。2018年,漳平市啟動龍鋼項目開發建設工作,并規劃建設鋼鐵產業園,總投資250億元。以龍鋼項目為龍頭,引進特鋼鑄造、機械、汽車等下游集中用鋼項目,打造百億乃至千億級鋼鐵機械制造產業基地,預計2022年龍鋼項目一條生產線實現投產。
如今,“一區四園”規劃已融入漳平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各園離中心城區均在5公里之內,突出“產城人”核心要素,大力實施交通、教育、醫療、商服等一批園區生活配套設施建設。2020年園區獲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初步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發展格局。
“綠色式”產業鏈提升科技創新活力
走進漳平工業園區,一幅發展和生態緊密相融的綠色畫卷徐徐展開:智慧體育公園、長北坑濕地公園、景弘公園,風景優美,行人如織;園區內實行企業集中聯網供熱,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污水處理廠保障廢水管網全覆蓋,從源頭上保證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目前園區內重點企業54%以上形成關聯循環生產關系……
在榮獲“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之前,2021年8月,漳平工業園區正式通過2021年福建省綠色園區示范單位的認定,為龍巖市唯一一家認定的工業園區。
既要金山銀山,也有綠色青山。漳平工業園區出臺《漳平工業園區項目用地指導意見(試行)》,堅持“以環境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加快精準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盤活一批閑置用地,實現綠色園區發展更具可持續性。目前園區已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約2500多畝,其中建設2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
同時,園區著力引進“3+N”產業、主導產業和優質企業,積極引導企業加快科技創新,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增添更多“綠色”,開拓一條產業鏈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
如福建惠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三一筑工第五代數字化PC生產線,該生產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產能高、能耗低、用工量少等優勢,推動建筑行業綠色發展。福建瑞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和產業發展的生產車間,加快研發升級高固含絕緣涂料。2021年9月,德諾“5G+數字工廠”正式簽約,為福建省木制品行業首個、龍巖市第二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數字化項目。目前園區有高新技術企業22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家,省級以上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2家,“專精特新”企業12家,企業技術中心14家。
隨著科技創新活力的日漸提升,漳平工業園區有了更高站位的規劃。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年起,漳平工業園區開展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建,總規劃面積為11.03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申報材料匯編。
產業更新、低碳發展、數字賦能,更需智慧管理。漳平工業園區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建設,圍繞園區綜合管理、智慧安防、云上招商、動態監測等目標,配套打造“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
“媽媽式”服務構建新型政商關系
寬敞明亮的辦公區、設備齊全的廠房、整潔舒適的生活區……位于漳平工業園區的省重點項目福建美亞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只見廠區內一棟棟廠房或已完成主體建設,或已修葺一新,項目正式投產。
“我們公司目前建設進展順利,已經進入預生產階段”。美亞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傳華介紹,該企業于2020年8月正式簽約,原計劃是在工業園區新建廠房,可新建廠房用時長、進度慢,而該項目對時間要求比較緊。園區相關部門了解到這些問題和企業訴求后,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幫助企業競拍到一家破產企業的工業用地及廠房,使土地“重煥生機”,讓整個項目的進程整整提前了一年。
“媽媽式”的優質服務,構建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健康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企業落戶漳平工業園區的投資信心。
在服務企業模式上,漳平工業園區不斷創新。推行駐企特派員、“我來跑”服務代辦隊,高規格、全方位服務好企業,目前已有23名駐企特派員到園區企業服務,為企業協調解決事項47項,幫助爭取資金650萬元;“我來跑”服務代辦隊已幫助24家企業解決問題65個,非常滿意率100%,真正做到“企業辦事、干部跑腿”“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
在惠企惠工措施上,漳平工業園區更是全力以赴。從教育、醫療、住房、人才補貼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十三五”期間,財政共兌現招工政策資金合計約346萬元;推行園區企業員工子女免費午間托管政策,累計提供務工人員隨遷子女3578人次午間托管,為1000多人次務工隨遷子女辦理入學,為1800多名首次到園區企業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崗前體檢。2019年建成漳平市工業園區幼兒園,專門解決務工子女到公辦幼兒園學前教育問題。
“媽媽式”服務,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化解各種堵點、難點問題,打造安心、順心、暖心、舒心的營商環境,助推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未來,漳平工業園區將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成果,主動擔當、履職盡責,為全方位推動漳平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漳平篇章貢獻應有之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