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衡量一個城市的科創硬實力和強后勁,“獨角獸”的集聚度無疑是最好的觀察點之一。
根據2013年美國著名投資人Aileen Lee提出的“獨角獸”概念,具體指“創業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被業內評為“獨角獸”的企業往往具有發展速度快、稀缺性強的共同屬性,它們往往具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對產業有引領發展新趨勢甚至顛覆式創新的影響潛力。
獨角獸企業往往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極可能成長為所在領域的行業巨頭。可以說,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和實力,正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新經濟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
2023年4月,胡潤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廣州全球獨角數量排全國第四,全球第八。而在上月中旬舉行的廣州國際創新節上,官方公布了2023廣州“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等多項權威榜單,廣州全球獨角獸共33家企業,新增10家入選,增速居全國第一。此外,還有105家企業入選“未來獨角獸”,64家企業入選“種子獨角獸”,將作為獨角獸企業的后備軍。
“獨角獸”增速第一的成績,與廣州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研發投入密不可分。
近年來,廣州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著力打通“科學技術化、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資本化”路徑,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硬科技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體系,科技企業蓬勃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為此,市政府頒布實施了《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明確政府在數字經濟中的角色和責任,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研發投入上,廣州也給足了助力。近15年來,廣州R&D(研發)經費支出每年均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長。《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實施市校(院)企聯合資助基礎研究計劃工作方案》提到,2025-2028年廣州預計通過2.4億元市財政經費引導撬動社會經費投入超24億元,放大比例超10倍。
另一方面,獨特的區位優勢也與該區域的獨角獸實力息息相關。
通過公布的獨角獸企業名單梳理可以發現,在企業數量方面,天河依靠CBD的底子,領先其他各區域,黃埔區通過科學城、知識城等科創重鎮的建設緊隨其后。排名第三的番禺區,雖然數量只有5家,卻憑借“希音”、“埃安”兩支千億級別獨角獸,占全市獨角獸總值的近七成,成為真正的“隱形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眾代表廣州角逐星辰大海的“獨角獸”企業中,將近一半集中在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等大熱的硬科技賽道,而快消類產品頭部玩家希音和Temu另辟蹊徑,在大國博弈賽道中殺出一條血路。碰巧的是,他們在番禺萬博CBD的辦公樓,距離僅800米。
不可否認,萬博商務區獨特的區位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商務區地處華南交通大動脈番禺大道、城市創新軸南大干線黃金交匯的核心位置,周邊聚集了超150萬高端消費人群,緊鄰華南最大鐵路樞紐廣州南站,同時匯集地鐵3號線、7號線和18號線,占據大灣區樞紐之利,15分鐘內可便捷通達珠江新城、南沙自貿區和廣州大學城。萬博商務區與廣州大學城僅一河之隔,城內10余所中國頂級高校每年提供超25萬以上的創智創新中堅人才支撐,是萬博商務區“智腦”的保證。
據萬博商務區開發運營單位廣州市番禺信息技術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投公司)介紹,作為廣州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的五大世界級商圈之一,萬博商務區已完成由1.5平方公里至7.2平方公里擴區工作。商務區優越便利的交通、優美純粹的辦公環境和優質成熟的周邊配套,吸引了超過27000家企業入駐,包括海大集團、歡聚集團、嘉誠物流、虎牙、希音、拼多多、小米互聯網、攜程、百果園等知名企業。
對于商務區內不斷涌現出獨角獸企業,信投公司表示,獨角獸企業的成長,除了與深耕行業帶來的機遇有關,同樣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和發展環境的助力。萬博商務區將繼續以千年古城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為基礎,培育更優質、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圍繞“智造創新城”新戰略定位,發揮集聚的產業優勢、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精英薈萃的人才和平臺優勢以及生態宜居的環境優勢,進一步厚植土壤,培育更多更強的“獨角獸”,助力廣州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獨角獸”企業標志著城市的發展活力與潛力,如今獨角獸大爆發的局面,只是廣州創新經濟發力的一個開始。相信在政策支持、產業優勢和資源投入的共同作用下,廣州“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放心大膽地在行業里披荊斬棘,前瞻布局新的藍海市場。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巨無霸企業從這里壯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