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同構成“一帶一路”倡議。8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總結歷史經驗,為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借鑒;在出國訪問和國內考察期間,親自關心推動“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設,在多邊國際場合號召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出席三次工作座談會,高瞻遠矚、把脈定向,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擘畫藍圖;等等。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從繪就一幅“大寫意”到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大道。
8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統籌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截至2021年9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達到10.4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300億美元。截至2021年10月底,中歐班列已鋪畫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75個城市,累計開行超4.6萬列。截至2021年11月,我國已與14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國內各區域開放水平,拓展了對外開放領域,推動了制度型開放,構建了廣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同共建國家互利共贏。
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新形勢。總體上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沒有變,國際格局發展戰略態勢對我有利,共建“一帶一路”仍面臨重要機遇。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環境日趨復雜。
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夯實發展根基”、“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強化風險防控”、“強化統籌協調”五個方面,對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具體部署,為新時代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要夯實發展根基,深化政治互信、互聯互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人文交流;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穩妥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加強抗疫國際合作,深化生態環境和氣候治理合作,深化數字領域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考慮和謀劃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銜接,優質打造標志性工程;全面強化風險防控,落實風險防控制度,探索建立境外項目風險的全天候預警評估綜合服務平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教育引導我國在海外企業和公民自覺遵守當地法律,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的反腐敗涉外法律法規體系;強化統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抓好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問題和年度重點工作等協調把關,有關部門統籌落實好境外項目建設和風險防控責任,地方找準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定位。
“十四五”時期是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