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一屆數字生態共創平臺建設高端論壇成功舉辦。該論壇由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巽風科技(貴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巽風科技)聯合主辦,圍繞“元宇宙、大模型、數字共創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交流,旨在助力數字生態共創平臺建設,探索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新模式、新路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馬賽教授在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與巽風科技的合作,將致力于把學生與老師的創意作品在數字生態平臺呈現,進行產業成果轉化,并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進一步促進不同領域交叉融合,為數字生態未來發展提供更好指引。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楊永恒教授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主題作報告,系統闡述了數字中國建設的發展歷程、面臨的形勢挑戰,以及黨的二十大對數字中國建設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并對《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識智能中心主任李涓子教授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發展”主題作報告,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法論,總結了大模型在參數化知識、內容生成、自然語言交互、多任務場景處理四個方面的主要能力,并提出人工智能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汪建松教授圍繞“數字共創 文化傳承”主題作報告,從藝術與科學創新發展平臺、傳統文化及數字系統研發兩個方面,重點介紹了清華藝科院以數字藝術推動傳統文化 IP 轉化方面的創新實踐,并以西游絲路信息時空文化走廊項目為例,生動介紹了將西游的故事聯動“一帶一路”打造游徑文旅,把傳統文化故事通過數字化轉型與現代文旅場景相結合,推動沿線文旅建設及周邊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
華潤數科董事長董坤磊圍繞“聚力數字生態 加快開放創新”主題作報告,從多維驅動下數字生態發展概況、華潤數字生態構建實踐探索、高水平數字生態面臨的挑戰、構建開放共享數字生態新格局等四個方面,介紹了華潤數科在數字生態建設的創新實踐。他指出,隨著鏈長制模式不斷深化,以及國家針對中小企業的持續大力政策供給,數字生態構建將持續向高水平、高質量、高可靠方向發展。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常曉磊圍繞“科技產業共創”主題作報告,重點闡述了水木創投在創新生態建設、人才鏈接、社群營造等方面的優勢,以及與創領工博科協重點合作的學術委員會、融合創新委員會兩大團體的優勢。同時,他還選取劑泰醫藥、樹優科技、朗億新材三個典型案例,展示了科技產業共創合作成果。
巽風科技總經理殷程圍繞“我們的共創”主題做主旨分享,闡述了巽風科技投身數字共創的出發點--源自于人們生生不息的情感需求,并介紹了巽風科技“彼岸”“燎原”“無境”三個項目及相關前沿技術開發應用。他指出,巽風科技將努力提供更大的共創平臺,讓億萬用戶能參與到整個平臺的建設,激發、激活、激勵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維好維可品牌負責人以“體驗設計,數智創新”為主題作出分享,介紹了品牌成立12年以來,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可落地產品體驗設計策略咨詢服務,維好維可在互聯網金融、快消新零售、車聯網智能化領域,助力合作伙伴更好的實現產品的商業目標和成果。
論壇期間,“紫荊巽風共創中心”和“創領工博共創基金”揭牌。據悉,紫荊巽風共創中將圍繞傳統文化與非遺文化的數字化創新、數字藏品設計、藝術創作的商品化開發和應用等方面展開多元化合作,用藝術及設計賦能產業轉化,促進形成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創領工博共創基金將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積極為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學術交流、學科交叉、跨界融合、技術進步、工程創新提供支持,高質量服務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