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成為業界焦點,一場關于蕎麥產業發展的盛會——“蕎麥之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蕎麥產業品牌建設研討會在此隆重舉辦。
本次論壇由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內蒙古農業大學指導,赤峰市農牧局、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所、翁牛特旗人民政府主辦,翁牛特旗農牧局(鄉村振興局)、內蒙古明陽農業科貿有限公司承辦。
本次會議主題為:“高質量、標準化、可持續”。
活動吸引了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院長任長忠,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栽培與土肥室主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景輝,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仇菊,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室主任、崗位科學家、貴州師范大學教授陳慶富等為代表的多位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的權威專家就蕎麥科技進步、品牌打造、遺傳育種、加工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與分享。
上午,與會領導、專家、教授以及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了蕎麥看禾選種平臺良種示范基地觀摩,考察了內蒙古明陽農業科貿有限公司和蕎麥精深加工系列產品展示品鑒推介活動。
在授牌儀式上,赤峰市農牧局局長比其格圖,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長查干巴特爾,翁牛特旗農牧局局長蘭曉東,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任長忠,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董同力嘎,內蒙古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景輝,品牌孵化學創始人、中國地標節秘書長劉海銘共同為內蒙古明陽農業科貿有限公司揭牌“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蕎麥產品技術開發研究基地”和“鄉村振興蕎麥精深加工基地”,同時,中國地理標志品牌文化節組委會授予翁牛特旗“蕎麥之都?世界蕎鄉”核心產區榮譽稱號,這標志著翁牛特旗蕎麥產業邁上新臺階。
下午,“蕎麥之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蕎麥產業品牌建設研討會正式召開。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長查干巴特爾代表翁牛特旗委、旗政府致歡迎辭,并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翁旗蕎麥產業現狀,他表示,翁牛特旗是全國蕎麥種植面積最大的旗縣,也是全國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第一旗、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全國500家產糧大縣之一,在2023年,成功舉辦了首屆“蕎麥之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蕎麥產業品牌發布會,進一步打響“翁牛特蕎麥”的知名度、名譽度,截止到2023年末,全旗當年蕎麥及其制品國內銷售額達到5.6億元、進出口貿易額完成2.1億。同時,相信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辦,能夠更加深化交流合作、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索出推動蕎麥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希望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為翁旗蕎麥發展把脈問診、傾囊相授、多提寶貴意見,助力翁牛特旗蕎麥產業做大做強。
赤峰市農牧局局長比其格圖在講話中介紹了赤峰市農牧業情況,他說: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赤峰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本市雜糧雜豆產業發展,將圍繞“強化基地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強化主體培育、強化產業融合、強化品牌建設”這五個強化部署工作。蕎麥是赤峰市主要雜糧作物,早在遼代已有種植,歷史悠久,經久不衰300余年,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市蕎麥產業基礎,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專門組織召開了此次會議,主要是通過行業分析、學術研討、技術交流等方式,搭建一個深入交流、相互借鑒、精誠合作、攜手共贏的平臺,學習先進技術和典型經驗,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以規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為著力點,不斷開創我赤峰市蕎麥產業發展新局面。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任長忠發表了主題為《我國蕎麥科技進步及翁牛特旗產業發展建議》的講話。
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董同力嘎,內蒙古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景輝,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仇菊,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室主任、崗位科學家、貴州師范大學教授陳慶富,品牌孵化學派創始人、中國地理標志品牌文化節秘書長劉海銘等多位權威專家均圍繞蕎麥產業分別發表了《打造蕎麥品牌,推進鄉村振興》《蕎麥產業升級與加工技術創新》《“蕎麥之都”品牌國際化的幾點思考》等各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們在蕎麥科技進步和品牌建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
此次論壇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的盛會,更是對蕎麥產業未來發展路徑的一次深度探討。專家們一致認為,通過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可以有效提升蕎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這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之一。
蕎麥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不僅在中國北方地區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而且在全球范圍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益處使得蕎麥產品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因此,通過此類論壇的舉辦,有助于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加快品牌建設步伐,促進蕎麥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總體而言,此次“蕎麥之都”高質量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翁牛特旗乃至整個內蒙古地區的蕎麥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球蕎麥產業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和品牌的涌現,蕎麥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出席此次論壇活動的還有: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赤峰綜合實驗站站長、赤峰農牧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欣欣,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曹麗霞,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曹麗霞,中國生產力學會服務與品牌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赤峰品牌建設促進會副會長楊曉春,赤峰地理標志產業協會會長呂永利,內蒙古新華報業中心赤峰聯絡處主任李鵬遠,赤峰日報社主任張紹軍,赤峰學院研究員秦立金,赤峰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勇,中開花語(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平,內蒙古良店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克堯,內蒙古伊泰草原小駿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磊等多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
據悉,8月7日——9日,跟著地標品牌文化傳承人去旅行中國地標節萬里行華夏第一村啟動儀式暨國家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干部學院和華夏第一村興隆洼鎮舉行。
活動由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地理標志專業委員會、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直播經濟分會、中國生產力學會服務與品牌建設委員會指導,赤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赤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赤峰市知識產權局、赤峰市農牧局、赤峰市工商業聯合會、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敖漢旗人民政府主辦,內蒙古地理標志產業協會、陜西省地理標志產業協會、赤峰地理標志產業協會承辦,敖漢旗國資集團、敖漢旗農耕小米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沙漠之花生態產業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活動還得到了興隆洼鎮人民政府、下洼鎮人民政府等單位的支持。
本次活動超千家機構聯合倡議發起創建“中國地標節”,全稱中國國家地理標志品牌文化節,也稱中國地理標志品牌文化節,中國地標品牌文化節。
地理標志,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自然資源和人文特色。它不僅是商品來源的標識,更是商品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的象征。
中國地標節啟動“跟著地理標志品牌文化傳承人去旅行”直播助銷與大型宣傳推廣活動,在提升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的同時,促進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地標節的確立與發起,將強有力地傳播中國數千年的農耕文明,讓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新的風采,傳播和推廣我國各地優秀的農耕文化和地理標志產品,“萬里行”活動更是地標節中的點睛之筆,齊聚全國頂尖地標人才、知識產權人才、地標優質企業、文化名人、明星、媒體,開啟中國地標的萬里畫卷。(楊曉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