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以“圣地之飲,雅安藏茶”為主題的雅安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四川熊貓會展博覽館召開。
雅安市始終牢記振興雅茶產業的使命擔當,將茶產業作為牽引性產業和富民產業,全面提升產業水平。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將雅安藏茶納入精制川茶“一主三輔”產業發展布局,從省級層面給予大力扶持。這一戰略布局的實施,為雅安藏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雨城區作為雅安市的茶葉主產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同條共貫,以建設“有機茶”規范種植基地為核心。通過開展茶樹品種改良、實施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建設項目等措施,提升茶園管理水平。同時,采用“1+1+1+N”的模式,整合資金搭建“互聯網+農業”智慧平臺,實現茶園管理標準化、智能化、規范化、機械化。
據了解,雨城區現有茶園30萬畝,其中投產茶園28.7萬畝。通過標準化管理和質量提升,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18.7萬畝、標準化機采茶葉基地12萬畝,茶樹良種化率超過90%。69個茶葉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13個茶葉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雅安藏茶”“雅安南路邊茶”2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的思路,雨城區成功建設百公里百萬畝鄉村振興茶產業帶(雨城段),并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鄉村振興先進區創建工作,提升旅游元素和風貌改造,打造云臺山國家農業公園、中國藏茶村等主題公園。同時,推出“雨城區紅色茶鄉三日游精品路線”,將茶產業與紅色旅游相結合,為游客提供全新的體驗。
在拓寬茶農收入渠道方面,雨城區開展供銷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合社“三社融合”試點工作,建立“收益分紅+股權分紅+盈余分紅”的合作社“三項分紅”機制。通過實施“龍頭企業+基層供銷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實現茶農收入渠道多元化。
在提升“精制茶”生產加工水平方面,雅安市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多個茶葉研究機構,強化新產品開發。除傳統產品外,還推出藏茶濃縮液、袋泡藏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等多種產品。這些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市場選擇,也為雅安藏茶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品牌推廣方面,雅安市實施“區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戰略,用好“黑茶鼻祖”“世界非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特色招牌。通過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開展品牌宣傳推介活動等措施,打響省級農產品品牌。同時,實施“藏區市場+內地市場”雙向開拓戰略,不斷擴大銷售網絡體系。線上與線下全面發力,“雅安藏茶”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各地,銷售實現“量價兩增”。
目前,雨城區正按照“推動雅安藏茶成為中國黑茶領軍品牌”的總體目標,加強“雅安藏茶”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努力將雨城區打造成為全國優質、健康黑茶重點產區,強力推動“雅安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讓雅安藏茶走出川藏、走向世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