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中國白酒強集中、強分化、強擠壓的演進趨勢看,產區是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最大的確定性,優勢產區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越發明顯,正加快成為白酒產業未來新秩序、新格局的主導變量。”回應當下白酒產業的行業之問、發展之問、市場之問,在12月19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開幕式上,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
曾從欽發表演講現場。 ?2023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組委會供圖
今年以來,白酒行業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不斷出現,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前所未有,行業三個優勢集中的力度前所未有,行業競爭格局的顯著變化前所未有,擠壓式存量競爭態勢正在加快演進,行業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
如何從不確定性中把握中國白酒的確定性?曾從欽為中國白酒產業“把脈”:“優勢產區的品牌效益越發突出、市場效應越發突出、價值效能越發突出。”數據分析顯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中國白酒獨占六席,其中已形成遵義、宜賓、瀘州三個千億級白酒產區;六大白酒產區孕育了20家上市酒企的前6強,1-9月在中國白酒行業的收入和利潤占比分別達到57%、87%。
“在白酒行業持續向優勢產區集中的大趨勢下,名酒產區需要根據自身歷史底蘊、資源稟賦、發展情況等進一步找準方向、找準定位、找準特色,堅定不移地走差異化、競合化發展之路。”曾從欽說。
他表示,作為產區的頭部企業,名酒企業要帶頭保護產區、建設產區、宣傳產區,持續為產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名酒智慧、名酒方案、名酒力量,推動進一步做強產區品牌、做優產區生態、做大產區經濟,奮力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酒業力量。
“在彰顯生態之美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擦亮產區底色。”曾從欽說,“一杯好酒的釀造,離不開所在產區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自然生態。名酒企業要樹牢大局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以釀造美酒的標準保護好釀酒自然生態和微生態,帶動白酒產業鏈綠色轉型,共同推動’零碳產區‘打造。”
要在彰顯品質之美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夯實產區本色。曾從欽說,不同產區的釀造設備、生產工藝等雖有所不同,但追求卓越品質的極致匠心匠藝殊途同歸。名酒企業要在技藝傳承、質量管理、科技創新上做表率,在堅定不移地堅守和弘揚傳統釀造技藝的同時,帶頭與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接軌,并著力推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形成新質生產力。
“要在彰顯文化之美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凸顯產區特色。”曾從欽表示,名酒產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產區品牌的核心支撐。名酒企業要帶頭守護產區文化、挖掘產區文化、弘揚產區文化,加強老窖池、老作坊等固態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繕,積極挖掘產區活態文化遺產,并推動產區白酒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酒文化活起來。
“要在彰顯融合之美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增添產區亮色。”產區融合發展有利于激發白酒產業鏈、價值鏈的分解、重構和功能升級。曾從欽說,名酒企業要在產區融合發展上當好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在做好酒文融合、酒旅融合、酒城融合三篇大文章上,加強交流、相互借鑒、深化合作,積極推動打造獨具區域或地方特色的酒莊、酒谷、酒街等融合發展新業態。
曾從欽還談到,要在彰顯發展之美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淬煉產區成色。名酒企業要持續推動產區構建和美產業生態,積極發揮“鏈主”作用,輻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引領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白酒特色產業集群。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