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麥肯錫11月11日發布的《未來十年塑造中國消費增長的五大趨勢》(簡稱“報告”)顯示,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或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經濟體。未來十年,中國對于消費增長的貢獻亦或繼續居于全球領先地位,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消費增長或將來自中國。
報告認為,塑造中國消費增長有五大新趨勢。首先,中國新興消費階層是全球眾多消費品的增長引擎。到2030年,中國的中高以上收入家庭數量可能會增至約四億。未來十年,中高階層的消費者可能會成為推動中國消費增長的主力軍。到2030年,預計60%的城市消費將由中高收入消費者驅動,另外20%來自更高收入水平的消費者。
其次,城市消費者集中于一線城市,但非一線城市可能是未來的動力之源。報告預計未來中國約有90%的消費增長來自城市。但是不同的城市消費市場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包括:中國最大的30個城市是消費的驅動力,但新的熱點城市正在崛起;排名前十的城市在諸如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表現突出;隨著國內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許多城市都將有機會吸引游客消費等。
第三,消費者的態度轉變正驅動著中國本土品牌的成長。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支持,成就了一些本土企業的崛起。在家庭消費品和電子產品方面,中國品牌的份額正在擴大,市場份額超過50%。
第四,中國的數字化消費者正在創造海量數據池。中國的數字生態系統欣欣向榮,在國家經濟中所占份額穩步提升。中國的科技企業正著力創新商業模式,這尤其體現在多種多樣的電子商務、數字支付、食品配送、醫療保健和出行服務等方面。中國消費者也始終保持著嘗試數字創新的熱情。逾70%的中國消費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渠道購物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消費。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正在推動消費數據的大爆發。
第五,新的市場消費曲線正在形成,中國企業正走在變化的最前沿。在商業模式創新、技術驅動的單位成本下降和全新購買行為等因素的疊加影響下,中國市場的消費曲線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的技術企業正處于這種曲線變化的全球最前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