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6日,市場研究機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綜合采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為46.5,為自2020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且連續五個月低于50榮枯線。分析指出,PMI創新低反映商業活動加速下滑,這表明歐元區的經濟衰退風險正在加劇。
PMI持續低于榮枯線
標普全球公司與德國漢堡商業銀行(HCOB)6日聯合公布的PMI數據報告顯示,歐元區10月綜合PMI終值從9月的47.2降至46.5,為連續第五個月低于榮枯線。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服務業PMI終值從9月的48.7降至47.8,為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萎縮,創32個月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歐元區國家的服務業活動均出現持續收縮。
路透社報道稱,最新PMI數據反映了占主導地位的服務業的需求進一步減弱。負債的消費者感受到了價格上漲和借貸成本增加的壓力,由此引發消費需求下滑。
與此同時,制造業活動也在收縮。標普全球與漢堡商業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終值由9月的43.4降至43.1,為連續第16個月低于50榮枯線,表明制造業狀況也在持續惡化。
標普全球與漢堡商業銀行在聯合報告中表示,隨著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制造業PMI暴跌,德國甚至已經發出制造業深度衰退的信號,本季度這些國家的制造業都將收縮。
歐元區經濟衰退擔憂加劇
不少分析認為,PMI數據顯示歐元區商業活動加速低迷,表明歐元區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市場研究機構凱投宏觀經濟學家阿德里安·普里特約翰表示:“10月PMI終值與我們對歐元區第四季度經濟將再次收縮的預期一致?!睗h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塞勒斯·德拉魯比亞則認為,在沒有典型的需求支撐的情況下,物價仍在上漲,這表明經濟可能進入了滯脹階段。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降至2.9%,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萎縮0.1%。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通脹率仍高于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元區物價壓力依然較大。
在歐洲央行連續加息、通脹高企以及出口疲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歐元區經濟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乏力。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去年第四季度起的四個季度中,有三個季度歐元區經濟未實現環比增長。調查顯示,未來幾個月歐元區經濟或將進一步疲軟,存在技術性衰退的風險。
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學家普什平·辛格說,歐洲央行試圖在抗擊通脹與避免損害經濟之間取得平衡。歐元區關鍵利率預計將維持在高位,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增長或均將放緩。
為抗擊通脹,從去年7月至今年9月,歐洲央行累計加息450個基點,三大關鍵利率中存款機制利率創歷史最高水平。
在連續10次加息后,歐洲央行在上個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后決定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是對歐元區通脹率下降和當前市場不確定性的反應,歐元區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會很快降息。
歐企加大在華投資力度
當前,通脹高企、需求疲軟等因素拖累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歐洲經濟正是其中一個縮影。在積極提升內生動力的同時,歐洲也迫切需要加強對外合作,以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提升經濟安全水平。
去年,在世界經濟低迷、貿易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中歐貿易仍然實現逆勢增長?;榈诙筚Q易伙伴,2022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中歐貿易結構也更加優化,鋰電池、新能源車、光伏組件等產品貿易快速增長。
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中歐經貿合作有望進一步提質升級。在9月底舉行的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中歐雙方就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改善營商環境、世貿組織改革、金融業雙向開放和監管合作等達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識。其中,雙方同意構建穩定互信的產業鏈供應鏈,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反對“脫鉤斷鏈”;討論了建立中歐原材料供應鏈預警機制等問題,同意保持溝通。
在此背景下,不少歐洲企業也紛紛加大在華投資布局力度。今年以來,德國大眾宣布在華斥資10億歐元建設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西班牙機床制造商達諾巴特集團在上海設立了其全球第六大體驗中心,加速其中國本地化戰略;德國汽車產業供應商博世集團宣布在蘇州投資約10億歐元打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主要服務中國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天津分會主席克里斯托夫·施倫普說,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市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越來越多歐盟企業來華開辟合作新領域,創新合作新形態。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今年在11個歐盟國家對1.6萬人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歐盟“必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