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倒閉以來,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不僅華爾街股市遭受重創,世界大宗商品市場也受到拖累,特別是極為敏感的原油市場上周出現大幅下挫,市場猶如驚弓之鳥,何時止跌回穩目前還很難說。
從3月17日收盤情況看,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為每桶72.97美元,當周下跌近12%;紐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收盤價為66.74美元,下跌13%。這是自2000年初以來最大的周跌幅。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投機氛圍濃厚,因為石油供求基本面沒有變化,繼續做空殺跌固然不智,但短期做多也要承擔消息面的未知風險。市場屢屢反轉出乎意料,脆弱的油市遠沒有黃金市場那樣安全可靠。
為什么原油市場首當其沖?原因在于石油歷來是最大宗的抵押品,銀行信貸一旦出問題,最先拋售跑路的就是原油期貨。一有風吹草動,國際投機資金馬上就會離開石油衍生品市場。拋售浪潮很快波及原本看漲大宗商品行情的對沖基金,迫使后者跟隨拋售,拖累現貨石油基準價格進一步走低。
那么,未來油價將怎樣運行呢?根據OPEC+預測,石油衍生品市場在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動蕩狀態,預計到今年下半年供過于求的局面會有所改變,油價有可能恢復上漲勢頭。所以歐佩克目前還不太擔心油價過度下跌。特別是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和沙特阿拉伯薩勒曼親王會面商討穩定油價,并稱中國石油需求的復蘇仍然是重要支柱,而且美國政府正考慮補充處于40年低點的戰略石油儲備。因此油價將得到重要支撐。
市場情緒可能是決定短期油價走勢的主要因素。不確定的是,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前景并不牢靠,由此影響對石油的需求預期。國際能源署此前預測,世界石油需求在今年7月份至9月份期間每天將增加100萬桶,最后一個季度每天需求增長將超過150萬桶,預計今年全球石油總需求將創下歷史新高,達到每天1.02億桶。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銀行業問題引起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那么全球需求也會進一步減弱。由此看來,短期原油市場還是看這場銀行危機怎么化解。
美國銀行業是否會出現連鎖崩盤,并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而導致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這是目前市場最大的擔憂。隨著瑞士信貸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恐慌已經蔓延到歐洲。
最新情況是,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已經托管硅谷銀行,另外11家美國銀行同意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入300億美元,暫時穩住了陣腳,避免其股價崩盤。美政府一再保證說美國銀行系統穩健安全,但銀行業的問題仍在發酵。瑞士信貸銀行將被瑞銀集團以極低價格收購,但約160億瑞士法郎的AT1債券將減記至零,意味著債券投資者反而成為第一批“犧牲品”。
世界各地投資者都在密切觀察美國和歐洲銀行業的最新動向,市場情緒依然脆弱。由于美國救助措施及時到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市場恐慌蔓延。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迅速采取行動為存款提供擔保,美聯儲向需要資金的銀行提供貸款,有助于解決美國銀行以及外國銀行在美國分行的流動性相關風險。總體而言,目前還不至于過分擔心類似之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危險,但硅谷銀行突然倒閉給世界金融業帶來的沖擊波仍不能小覷。作為40年來專注于硅谷和初創企業的上市銀行,其迅速倒閉尤其令風險投資界感到不安,并使大量相關氣候領域科技初創企業陷入危機。
也許最進退維谷的要算美聯儲了。今年2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仍在穩步上漲,其抗擊通脹的斗爭現在卻因兩家地區性銀行的倒閉而變得復雜。按照美聯儲緊縮計劃,至少還要加息兩次后再看通脹情況決定后續利率政策。現在預計美聯儲會考慮銀行業的困境,同時要避免經濟硬著陸。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當前油價表現與石油市場的基本面無關,更多地取決于這場銀行業危機能否順利度過,市場信心能否得以恢復。(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翁東輝)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