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政府表現出優異的治理能力與社會應急能力,有助于維持全球供應鏈穩定,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大大增強。”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采取多種防控措施,給全球供應鏈造成了直接沖擊,加之“逆全球化”沉渣泛起,社會上出現了“外資撤離”的雜音。王磊表示,理性分析就可以知道這種論調并非實情。首先,疫情導致跨國公司收入下滑,同時當前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跨國公司缺乏動力擴大非必需的資本開支。其次,有些國家承諾采取一定舉措幫助企業“回流”,但有無具體的資金支持、優惠政策等還有待觀察。最后,中國率先復工復產,彰顯了中國的巨大優勢,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反而大大增強。
疫情給醫藥行業帶來了重大改變,中國醫藥行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
王磊認為,疫情暴發以來,大眾健康管理意識大幅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提高,有助于推動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醫藥行業也更加重視創新,包括疫苗、抗體、小分子抗病毒藥物等的研發速度都大大加快。中國本土企業的新藥研發水平正在迅猛發展,本土企業的創新實力惠及全球正在成為現實。
疫情也大大加強了對基層醫療能力建設的重視。“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未來通過醫療資源下沉,惠及基層民眾,不斷提升基層患者對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這將是中國醫療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數字化醫療發展迅猛,包括互聯網醫院及電商平臺在內的互聯網醫療茁壯成長,未來互聯網醫療有望實現常態化,復診及配藥將從線下轉移至線上,互聯網醫院也將提供更全面、個性化、與線下同等質量的線上服務,讓慢性病的垂直管理切實可行,也對線下醫療形成有力補充。特別是遠程醫療和數字化醫療的發展持續加速,包括5G、AI、大數據等高新技術與醫療服務的有機結合將成為重要的行業發展趨勢和聚焦重點。
王磊說,阿斯利康將繼續堅守“在中國、為中國”的長期承諾,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和患者的需求,制定在華發展策略,更本土化地開展業務。阿斯利康一方面將持續為中國患者引進亟需的高品質創新藥物,另一方面加碼本土研發,提升中國研發實力,同時進一步與國內企業展開交流合作,深化在華布局,推動與醫療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從行動上支持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一起成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