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科量子于2019年由留美科學家團隊聯合創立,是業內兼具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的頭部企業。在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領域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儲備和豐富的實踐積累,專注于研究、開發和運營基于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技術的產品、標準和平臺。?
把時間調回到10年前,該團隊分別在2003年搭建了全球第一套商用量子通訊系統、2005年搭建了全球第一套軍民兩用量子保密通信系統、2007年研發完成全球第一款量子計算專用波形發生器、2010年研發完成全球首個私密性被物理定律保護的量子隨機數發生器、2011年全球第一個離子阱量子計算芯片、2012年全球第一家量子計算軟件公司、2015年全球第一套量子計算機測控系統,2019年啟科量子成立。
技術革新,帶來飛越
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啟科量子在羅樂教授的帶領下研發團隊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羅樂 中山大學教授、博導、啟科量子首席科學家)先后取得159項發明專利、183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軟件著作權、32項行業標準制定、330篇科研論文、3項國際合作。啟科量子并沒有止步于此,2022年發布國內首套量子計算測控系統,2023年發布國內首套離子阱量子計算工程機、混合算力云平臺。
羅樂教授認為,我國的量子科技已經和美國成為世界兩強。在國家政策和國家戰略的指引下,我國的量子初創企業增長數量不僅不比美國低,可能還比美國高一些。但大型科技型企業投入量子技術比美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偏少的。
融合發展,帶來機遇
量子產業化不是一錘定音式的產業化,是融入式、導入式的產業化。
2024開局之時,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中交通信大數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及國開啟科量子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三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量超融合算力中心”,立足長三角地區,服務國家交通運輸、海事、港口、航運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不斷打造面向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智慧海事、智慧航運、智慧港口、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等一系列產品及能力,并發布了“基于量子計算云平臺的交通物流大數據解決方案”。
同時,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與啟科量子聯合發布華東地區首個產研合作量子計算云平臺。
中交通信大數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明強表示,龐大的交通系統數據聚集需要更多的算力支撐,量子算力將發揮巨大作用。這些龐大的算力可以更好融合載運工具,讓我們交通出行更加綠色、低碳、快捷。
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蔡立志表示,啟科量子提供底層解決方案、上海軟件中心是第三方研究軟件質量科研機構,而中交大數據正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落地場景。本次合作將加快推進相關科研成果落地,快速打造量子產業生態形成,從而拉動整個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啟科量子董事長李楊表示,本次合作的初衷是相應國家量子科技的重大戰略部署,利用各方的技術優勢 ,為交通信息、信息安全、軟件測試等行業拓展了提升創新能力的新通道。
持續投入?賦能創新
啟科量子目前分別在北京、合肥、珠海3個城市,布局2個研發機構。華東地區首個產研合作的量子計算云平臺,云平臺支持量子計算真機后端、量子計算模擬器以及第三方算力資源,可同時執行超過1000個算法任務,運行多機器分布式量子算法。
未來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將為續擴展云平臺的服務范圍,增加更多的量子資源,并提供更加豐富的量子軟件工具和應用程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