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習總書記對新時代新征程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體現了黨中央對航天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作為新時代航天事業工作者,必須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航天事業的決策部署與具體要求,并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主題教育總要求,以航天強國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化建設。
要胸懷“兩個大局”,以“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覺不負重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發展,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航天和國防領域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建設航天強國、發展航天事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新時期航天事業工作者要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充分結合起來,切實把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完成各項航天任務落實作為檢驗和錘煉黨員干部政治本領的“試金石”“磨刀石”,自覺投身航天事業第一線、科技創新最前沿,把黨中央要求、國家戰略需求、人民群眾期待轉化為高水平推動航天事業的務實舉措和強大動力。
要聚焦“國之大者”,以“寶劍鋒從磨礪出”的任勞任怨不虛其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推進,科技創新成為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力量”、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時至今日,以航天科技已成為衡量國家科技、國防力量的重要指標,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起步晚、基礎弱、底子薄、人才少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的探索發展,一代代航天人“摸著石頭過河”,主動攻堅克難和勇于奮起直追,回首過往,長征火箭推動中國航天走向世界,成就了“跨越經緯、縱橫天下”“長征復遠征、奮力赴蒼穹”的偉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刷新紀錄,“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航天發射能力顯著提升,航天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以航天強國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大工程”,有著許多新挑戰、新任務,我們需要主動聚焦航天工程、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持續強化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攻堅意識,牢牢把握“建設航天強國,維護國家安全”的光榮使命,主動應對競爭格局新變化新挑戰,準確把握我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以技術創新引領新裝備、開拓新領域,加強體系技術等前沿技術布局,持續完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大研發”體系,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的完全“國產化”。
要奮進“百年夢想”,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堅決不辱使命。航天高科技的技術成功轉化應用,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起到了引領支撐作用,通信衛星讓天地互通、世界互聯,遠程通信、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服務越發便捷;北斗系統廣泛應用讓大眾出行、智慧物流、遠洋運輸、精準農業等領域提供精準定位導航……賡續傳承的強國事業,接力奮斗的復興夢想,需要我們在航天事業上不斷砥礪強國之志、力踐報國之行,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建強航天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提升航天自主發展能力和安全發展能力,全面實現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動科技發展的戰略主動,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傳承載人航天精神、傳遞載人航天事業接力棒,以趕考的心態、昂揚的狀態、奮進的姿態在全面建設航天強國新征程上奮力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航天事業力量。(航天科工集團科技保障中心有限公司 田少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