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車和賣車,特斯拉在中國有了新布局。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特斯拉保險經紀(中國)有限公司于7月30日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特斯拉保險服務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特斯拉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朱曉彤。
而對于特斯拉對保險經紀業務的規劃,以及下一步是否計劃拿到保險牌照等公眾關注的問題,截至發稿前特斯拉方面尚未給出回復。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特斯拉汽車香港在內地市場設立全資子公司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主營保險經紀業務;但該公司始終未獲監管批復,已于今年4月注銷。
記者注意到,與此前相比,特斯拉保險業務新布局有兩點變化——一是在名稱中加入了“中國”字樣,二是企業類型由港臺法人獨資變為外資獨資,股東由“特斯拉汽車香港”變為了“特斯拉保險服務有限公司”。
“在上一家公司注銷還不到4個月后,特斯拉新的保險經紀公司就已完成注冊,這種高效率表明,特斯拉進軍汽車保險行業似乎志在必得。”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志超對記者說。
他指出,特斯拉之所以對汽車保險行業如此關注,是因為對于車企而言,賣車險既可以挖掘市場的價值潛力,節約風險管理成本和中介費用,提升盈利水平;還可以借助保險業務增強與用戶之間的聯系,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體驗,最終實現服務閉環。
《中國新能源車險生態共建白皮書》也指出,車險作為消費者購車后接觸到的第一個服務類產品,其剛需屬性及黏性使得它可以作為服務車主的入口。未來車輛交付僅是車企創造價值的起點,后續以車險為服務抓手,車企能夠開拓更多車后生態、車主權益等服務體系。
事實上,早在2019年4月,通過收購美國馬克爾公司,特斯拉就已在美國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隨后率先在加州推出汽車保險服務。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公開表示:“特斯拉要推出更便宜、更好,甚至是‘革命性’的汽車保險服務。”
“客戶駕駛汽車的方式將對他們獲得的保險費率產生影響。特斯拉保險服務將會給那些使用自動駕駛儀的車主更加低廉的折扣,因為他們的事故發生率會大大降低。”埃隆·馬斯克補充說。
而在國內,公安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439.7萬輛,同比增長39.41%,創歷史新高。如此迅猛的發展之勢,也讓新能源車險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記者統計后發現,除了特斯拉,理想汽車、蔚來等車企均獲取了保險經紀牌照;今年3月,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開業;今年5月6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關于報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和費率的請示作出公開回復,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陜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
對于車企而言,持有保險經紀牌照和保險牌照則能夠形成多種配合方式。“一方面,擁有保險牌照的車企可以自主設計保險產品,或者與特定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專門針對自家車輛的保險方案。”劉志超分析說,“另一方面,通常汽車企業的銷售網絡會遍布全國,這些銷售網絡可以為其保險業務的覆蓋提供強大支持。”
盡管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在汽車保險領域紛紛投注押寶,但這些車企在跨界時仍面臨著諸多考驗和挑戰。
劉志超指出,首先車企想要開展車險業務,必須獲得經營牌照,然而以特斯拉為例,想要順利獲得牌照并非易事,取得牌照的進度,決定著車企進軍車險行業的速度。
與此同時,車企的車險往往是通過直銷模式進行銷售的。這就要求車企必須具備功能完善的線上系統,想要搭建這樣的系統就必須投入不小的建設成本,并花費較長的時間。這些都對車企的整體發展情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其他車企,目前都明白在車險領域‘站位容易,想要盈利很難’的道理。”劉志超總結說,“不可否認,車險是當前汽車行業的藍海,但是想要發掘藍海中的富礦,不僅需要單一車企的努力,還需等待整個汽車產業的進一步成熟和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文并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