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首款“福建制造”純電動重工礦卡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焊接車身、組裝配件。工廠外,最新一批新能源純電動礦用卡車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停放區,向參觀者展示機械力量的獨特美感。
近期,興業銀行寧德分行為這家礦卡工廠提供了福建省首筆綠色新能源礦用卡車設備更新改造貸款7000萬元,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綠色轉型、落實“雙碳”戰略。
重工礦卡向“綠”而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底色。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對綠色轉型工作提出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四方面要求。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認真落實《意見》部署的重點任務,圍繞價值銀行建設目標要求,持續擦亮“綠色銀行”名片,優化資源配置,豐富綠色金融供給,拓展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截至目前,興業銀行綠色融資余額2.12萬億元,綠色貸款余額9138億元。
服務全面轉型?
守護綠水青山
《意見》提到,要加快推動、穩妥推進傳統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循環經濟、消費模式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為更好服務綠色轉型,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興業銀行持續拓展綠色金融服務深度和廣度,積極服務工業、交通、運輸、建筑、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在加大對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支持力度的同時,大力發展轉型金融,為石化、鋼鐵等高碳行業低碳轉型提供融資支持,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
在綠色交通領域,興業銀行在蘭州落地全國首筆城市公交“凈零排放”運營貸款,為當地公共交通公司提供融資1000萬元。該筆貸款將居民選擇公交乘車出行所減少的碳排放量與企業自身運營所產生碳排放量掛鉤,如企業達到“凈零排放”,即下調對應業務下一年度貸款利率,激勵企業向“雙碳”目標邁進。
在轉型金融領域,興業銀行石家莊分行積極參與《河北省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起草,為某鋼鐵公司提供敞口授信額度13650萬元,專項用于老區退城搬遷鋼鐵項目配套濃鹽水零排放處理工程建設,促進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資源化利用,對地表徑流的綜合治理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在綠色消費領域,興業銀行制定并發布《關于綠色金融服務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業務指引》,積極布局新能源車貸、綠色家電消費貸、廢舊家電回收、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等領域。在吉林,興業銀行長春分行向某化工公司發放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1700萬元,專項用于“氫氣充裝系統建設”,為產業綠色升級“添磚加瓦”。
推動協同轉型
強化融合發展
《意見》指出,要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先行探索。“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和協同轉型。”
據介紹,興業銀行積極服務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為試點地區碳達峰體系建設提供“融資+融智”服務。同時,加大對黃河、長江沿線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生態建設,截至目前,在長江流域沿線分行綠色融資余額9094億元,黃河流域沿線分行綠色融資余額40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興業銀行還積極服務全國碳市場建設,今年7月,興業銀行與中碳登合作開發的“中碳-興業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現貨抵質押價格指數”在武漢正式發布。
綠色低碳轉型需要東西部地區協同發展。興業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連結東西部協作的重要紐帶,推動西部綠色能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2022年,興業銀行強化閩寧協作,福州分行和銀川分行密切聯動,為寧夏石嘴山市某光伏復合發電項目建設提供貸款超10億元,將企業的貸款利率與項目發電量掛鉤,即碳減排量掛鉤,成為寧夏自治區內首筆“碳減排掛鉤”光伏項目貸款。去年,興業銀行與閩寧鎮、閩寧產業園簽約,為閩商在寧投資提供綠色金融支持,促進項目落地金額達1.3億元,重點投向綠色肉牛養殖、綠色農副食品加工等領域,實現促投資、興產業、共富裕。
此外,興業銀行還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園區金融融合發展,以園區為陣地,助力產業低碳發展。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園區金融客戶中包含綠色金融客戶1.89 萬戶,融資余額 6965.43億元。
在寧德,興業銀行將“園區金融”與“綠色金融”深度融合,于今年1月成功向當地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提供太陽能發電項目貸款,該項目主要服務某新能源汽車供應商集群,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2100萬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0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55噸,助力寧德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生態園區。
堅持創新轉型注入“數”“智”動力在福建省永泰縣大樟溪畔,有一家專注于建筑節能領域的環保科技公司。相較于傳統建筑構件,該公司生產的綠色墻材既是建筑墻體圍護材料,也是實現建筑保溫隔熱的節能材料,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綠色設計產品”,獲得“國家綠色三星建材”認證。
面對企業擴大生產的資金需求,興業銀行福州分行依托福州市首個綠色碳中和基金,向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助力企業加快綠色建材的推廣與應用,為傳統建筑行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興業銀行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構建“商行+投行”多元化服務體系,推動先進環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助力綠色環保科創企業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
興業銀行依托“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從發明專利、科研團隊、技術優勢等15個維度考察企業,有效破解綠色低碳高新技術企業由于輕資產運營缺乏抵押物的融資難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綠色低碳轉型的支撐作用。
“我公司通過‘技術流’評價體系獲得較高評分,高效快捷地拿到了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我們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某主營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總監表示。立足于企業綠色實踐,興業銀行累計向該企業提供8000萬元綠色信貸資金。
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通過“綠色+科技”,支持綠色科技企業發展壯大,綠色金融客戶中包含科技金融客戶 3.11萬戶,綠色融資余額 7297.6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9.05%。
助力安全轉型?
提高能源“質”“效”
《意見》提出,要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興業銀行積極推動信貸資源流向能源安全保供、產業升級改造和綠色低碳、新能源綠電生產等重點領域,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從海水中“取”能,向居民、學校、醫院等供能,在夜間用電低谷時儲能,在白天用電高峰時釋能供能。今年6月,興業銀行落地首筆海水源供能項目貸款2億元,支持青島某海水源能源站項目建設,實現對項目區域的集中供冷供熱,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實現了節能減排重大突破。
為保障北方居民冬季供熱需求,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去年底,興業銀行為某鋼鐵企業余熱綜合利用項目制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快速審批發放優惠利率碳減排貸款1.3億元,一解企業“燃眉之急”。項目實施后預計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約4.3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25萬噸,助力降低燃煤消耗、改善冬季大氣環境,實現能源綠色安全保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