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本屆服貿會主題為“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吸引了全球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國家政府或總部名義辦展或辦會,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
作為中國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工業在本屆服貿會展示了其推出的太璞數智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助力中國制造業供應鏈出海的能力路徑,吸引了與會企業代表與行業專家的高度關注。
當前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采購正加速由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變,對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往以線下為主的采購模式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短板”。例如很多行業的供應商管理仍是以人治為主,缺乏統一標準,導致風險識別難、評價不客觀;線下采購流程普遍繁瑣冗長、環節眾多,使得采購體驗差、效率低;由于供應鏈上下游未真正打通,大量低效的中間環節難以消除,導致采購價格無法做到最優……種種問題,都使得采購的效率與合規難以兼顧。
AI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些“頑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對于AI技術在采購管理中的價值,京東工業將其總結為三點,分別是:趁手的工具,用來替代重復勞動、輔助人工決策;產能的引擎,用來激活數據價值、轉化效率動能;發展的飛輪,用來重塑業務場景、促進模式升級。
目前,“太璞”已經圍繞這三層價值形成了大量AI技術產品,不僅有效推動了效率與合規的平衡,更為AI在采購場景的創新應用樹立了標桿。
其中在工具層,今年京東工業就上線行業首個采購大模型。該大模型聚焦工業品選型環節,既可為采購人提供關于商品型號、參數、規格等專業問題的咨詢服務,還能夠通過自然語言交流對復雜需求進行精準分析、做出專業的商品推薦,最大程度提升采購效率。此外,京東工業還推出了履約支持AI小助手,打造了對話式履約數據查詢和信息整合服務。無論是企業內部員工還是外部合作伙伴,只需要同AI小助手對話提問,即可快速獲取單據、物流位置、關單時間、預計發貨、預計送達時間等信息。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方式,引入AI小助手后,企業的需求響應時間可從數小時縮短至秒級,極大提高訂單履約流程中的工作效率。
在引擎層,京東工業推出了供應商智能管理中臺,以領域大模型、自適應深度學習、產業大數據等技術為驅動力構建供應商360畫像,能夠提前識別供應商的能力和潛在風險因素,并通過智能化的算法模型規避潛在風險。以供應商數據中心和360畫像為支撐,京東工業還構建了一系列的數據模型,能夠在整個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關鍵環節輔助或替代人進行決策判斷,以實現更客觀、高效、準確的決策鏈路。
在飛輪層,京東工業創新打造了采購供應鏈合規控制塔,可將傳統的點狀離散式風險管控轉變為供應鏈上下游一體化集成式風險管控,將過去的定時風險識別轉變為實時風險管控,推動“人防人控”轉向“技防技控”,最終實現供應鏈全域風險可視化管控,全面提升企業對供應鏈合規風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
服貿會期間,京東工業太璞數智供應鏈AI負責人相關負責人受邀出席服貿會電子商務大會,分享了AI技術在“太璞”中的創新應用:京東工業太璞數智供應鏈解決方案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高效鏈接海量供應商和客戶,有效實現合規、保供、降本、增效的四大價值。在AI技術的助力下,“太璞”發揮飛輪作用,重塑業務場景、驅動模式升級,有效降低供應鏈綜合成本,其中價格成本等顯性成本可降低 15%,時間成本、管理成本、運營成本等隱性成本可降低 30%以上,從而帶來采購供應鏈整體數智化轉型和業務價值的大幅度提升。
京東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突飛猛進,AI正逐漸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技術手段。未來,京東工業也繼續秉承技術驅動的理念,持續推動AI在采購管理領域的創新應用,為企業采購的數智化升級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