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94億元,同比增加46.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4億元。”8月28日,神農集團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交出了一份可持續發展的“半年答卷”。
梳理半年報發現,成本下降、產能釋放、全鏈發力成為神農集團夯基強鏈、穩步發展的關鍵。
降本增效:低成本優勢夯實盈利能力
“健康損失就是豬場最大的成本,每只豬健康就是最大的效益。”在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看來,有效的生物安全體系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
多年來,神農集團聚焦科學選址、營養飼喂、生產管理、后勤保障等要素,持續在生豬養殖高安全度、高健康度方面加大投入,已構建起“以健康為中心、生物安全為核心、智能化信息化為手段”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讓豬只健康“盡在掌握”,從源頭解決生產效率和防控難題。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神農集團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從2024年1月的14.6元/公斤下降至2024年6月的13.7元/公斤,上半年平均完全成本約14.2元/公斤,顯著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成本控制的優異表現得益于生豬養殖環境的高安全性和豬群的高健康性。
目前,神農集團已成功通過4個國家級無疫病小區建設評估,公司15個母豬場中有11個為藍耳雙陰場。此前披露的2023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23年平均料肉比2.65,PSY在27頭左右,從仔豬出生到商品豬出欄全程存活率83%-85%。
“當前生豬養殖行業進入低毛利狀態,低成本優勢為神農集團拼出了盈利空間。”神農集團副總裁、養殖事業部總經理頓燦表示,隨著豬廠健康化、規模化養殖成效顯現,公司未來還有降本空間。
產能釋放:生豬出欄持續增長,產能有望持續擴張
低成本優勢,為神農集團產能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上半年,神農集團生豬銷售實現量價齊升。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生豬109.24萬頭(包含對外銷售和對內部屠宰企業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62.83%;上半年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4.70元/公斤,同比增長5.60%。
據悉,神農集團在廣西布局了那隆種豬廠、逐淥種豬廠、雷平種豬廠、涵熙種豬廠共4個母豬廠,母豬存欄共達到3.2萬頭。隨著2024年廣東和廣西母豬產能全部投產,兩廣地區的基礎母豬存欄達到4.05萬頭,年出欄目標由2023年的25萬頭增長為2024年的80萬頭。
神農集團主要采用“自繁自養”與“公司+家庭農場”兩種模式相結合的方式。何祖訓認為,云南、廣東、廣西地區產業布局落地見效是產能穩步增長的基礎,家庭農場代養模式持續擴圍是神農集團產能倍增的底氣。
“家庭農場主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如責任心、工作精細度、工匠精神,他們來養豬甚至比企業做得更好。”在何祖訓看來,家庭農場不僅是神農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未來生豬產業主要的發展方向。
“合作才能共贏,互利才能長久。”神農集團董事會秘書蔣宏介紹,神農集團2023年生豬出欄量達150萬頭,其中家庭農場代養量約100萬頭,代養比例約65%。未來,神農集團家庭農場的代養比例將達70%至80%。
全鏈發力: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拼出市場空間
2023年4月云南澄江神農食品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投產,神農集團形成了從飼料、養殖、屠宰、食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閉環,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安全可控。
半年報披露,今年以來,神農集團聚焦“精準飼料營養、高度健康養殖、美味優質食品”持續發力。
“食品加工讓生豬產業鏈實現了閉合。”神農集團副總裁兼食品事業部總經理張曉東介紹,布局食品加工實現全產業鏈閉環發展能夠有效削弱行業周期性帶來的業績波動。
據了解,目前神農集團深加工板塊生產了低溫速凍、熟食等五大類數十個產品,銷售渠道目前已覆蓋云南、貴州、川渝等市場,市場前景較好,工廠還積極對接越南等國家經銷商,拓寬食品加工產品的市場。
半年報顯示,神農集團已通過了ISO22000和HACCP管理體系認證,產品取得出口備案資質,產銷量逐月實現穩步增長。
據介紹,神農集團食品深加工業務將以“提質、提量、增效”為經營目標,在做好云南B端流通渠道全覆蓋工作的同時,積極迎合市場新消費趨勢,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對現有產品在外觀、口感上進行完善提升,同時加大直播、視頻等新零售業態的開發力度,在京東、微信、抖音等線上平臺開設直營店鋪,為深加工食品的線上營銷打造了良好的推廣渠道。
何祖訓表示,食品加工是企業發力的新賽道,該賽道能讓生豬產業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更重要的是,能為家庭農場主代養費用提供更好保障,也能促進行業持續升級。(錢國軍、謝涵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