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8日電 (張澍楠)格力地產“官宣”要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后,股價直接漲停。
擬置出主營業務
7日下午,格力地產撤回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申請,并擬對原重組方案進行重大調整。
原重組方案為: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珠海免稅集團”)全體股東持有的珠海免稅集團100%股權,并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下稱“原重組方案”)。
格力地產公告稱,7月6日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同意公司撤回申請文件并擬在方案調整后重新披露。本次公司擬對原重組方案進行重大調整事項已得到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珠海市國資委”)原則性同意。
調整后的方案為:格力地產擬置出所持有的上海、重慶、三亞等地相關房地產開發業務對應的資產負債及上市公司相關對外債務,并置入珠海免稅集團不低于51%股權。本次資產置換涉及的具體資產范圍尚需進一步協商確定。
格力地產稱,預計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
對于調整原因,格力地產表示,鑒于原重組方案推進時間較長,公司所處內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并基于公司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主業轉型的整體戰略考量,綜合考慮了珠海免稅集團良好的業務經營情況及未來發展前景,標的資產的置入有助于實現上市公司主業向以免稅業務為主導的主業轉型。
官網顯示,珠海免稅集團始建于1980年,前身“拱北免稅品商店”是國內最早一批經國務院批準開展免稅品銷售的國有獨資公司。現已形成以免稅業務為核心,涵蓋口岸免稅、多元商貿、跨境商務、口岸經濟、商業綜合、線上渠道的綜合投資開發業務體系。在國內共有二十多個陸路口岸和機場口岸的出入境免稅店,其中拱北口岸免稅店是目前國內單店面積最大的陸路口岸免稅店。
就格力地產披露的珠海免稅集團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度模擬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看,珠海免稅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76億元、16.38億元、22.8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4億元、3.17億元、6.67億元。
8日上午,“V觀財報”(微信號:VG-View)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格力地產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還是房地產為主業,未來整體戰略考量是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此次置換是把公司部分房地產開發業務置換出去,把珠海免稅集團不低于51%的股權置換回來,這也符合公司前期計劃的未來發展成以免稅為主導的大消費主業戰略。
“退房”就漲停?
“官宣”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后的首個交易日(7月8日),格力地產開盤直接漲停。
Wind截圖
截至午間收盤,格力地產一字漲停,每股4.96元,封單達18萬手,總市值93億元。
近期,房地產開發業務頻遭上市公司“退訂”,相關公司股價因此出現一波小高潮。
6月23日,美的置業在港交所公告,建議向公司股東實施建議分派,公司擬將房開業務進行內部重組,由私人公司持有該業務,同時組建私人公司集團,接著通過實物分派私人公司股份的方式將私人公司集團從本集團剝離。
美的置業提到,把房開業務從集團剝離將可減少集團的負債和與房地產開發業務的重資產屬性相關的信用風險,并為股東提供變現其在本公司部分投資的選擇權,減少其與公司股份相關的房開業務投資風險。
宣布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后的首個交易日,美的置業股價暴漲近70%,創階段高點。
4月26日(周五)盤后,華遠地產公告,擬將公司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控股股東北京市華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遠集團”)。
華遠地產稱,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租賃;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名下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負債置出。交易完成之后,公司將聚焦于代建、酒店經營、資產管理與運營、物業管理、城市運營服務等業務,實現業務戰略轉型。
同樣,在宣布計劃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后,華遠地產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4月29日至5月6日,華遠地產累計上漲33.33%。公司5月6日盤后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仍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未發生變化。交易相關事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上述格力地產工作人員對“V觀財報”表示,股價反映投資者預期,這次公告披露了重組進展,可能投資者對公司的預期有在變好。
Wind顯示,截至3月31日,格力地產擁有股東總戶數59743戶。
房地產開發不香了?
格力地產官網顯示,公司是一家以房地產業、大消費產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為發展核心的集團化企業。
據格力地產年報,2023年公司營收47.32億元,同比增長16.95%;歸母凈利潤-7.3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0.57億元。
公司稱,報告期內,房地產開發業務仍是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分行業看,2023年,格力地產房地產行業營收42.33億元,占公司營收約九成。
美的置業房地產開發業務同樣占公司資產比例較大。2023年,美的置業總資產2016億元,收入736億元,凈利潤45億元(稅前);剝離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私人公司集團)總資產1971億元,收入699億元,凈利潤41億元(稅前)。
這些公司為何相繼剝離主營業務?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V觀財報”表示,多家地產公司考慮到行業未來發展比較困難,宣布退出房地產業務,轉而通過轉型做別的業務來尋求發展,這反映出當前房地產市場依然需要加大力度去支持。“目前房地產行業看,特別是很多二線城市,供過于求的局面比較明顯,這就導致房價上漲的預期改變。”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則稱“對地產公司的上述做法并不意外”。
劉春生分析,首先,房地產行業面臨著非常多的挑戰,地產公司開始尋求轉型,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其次,房地產市場面臨著周期性的風險,退出房地產業務可能是為了規避市場的這種周期性風險,減少在房地產波動中的損失。
“地產是重資產、重信用的產業,這對于企業資金鏈的占用相當大,風險也比較大。后續可能還會有更多地產公司有類似做法,因為這種示范效應確實會帶來一系列的跟隨者。”劉春生如是說。(中新經緯APP)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