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隨著大盤整體回調,紅利資產也出現波動。但是市場反應卻較為理性,一方面主題基金發行節奏持續推進。另一方面,不少觀點認為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依舊值得關注。如長盛基金首席投資官、長盛量化紅利基金經理王寧表示,無論個人還是機構大型的配置底倉,紅利主題仍是一個長期不錯的選擇。
據Wind統計,截至6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46只名稱中包含有“紅利”的基金公開發行,合并發行132億份,對比同期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合計947億份的發行份額,占比約14%。
基金公司紛紛布局的背后,是紅利策略的亮眼表現。以中證紅利指數為例,同源數據顯示,雖然近期有所波折,但是該指數年初至今依舊保持了7.61%的漲幅,同期上證指數下跌0.40%,滬深300指數微漲1.33%。長期來看,這一指數近五年漲幅為19.74%,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9.49%。對應到主動管理基金,不少產品表現更為給力,如長盛量化紅利A近五年收益率113.95%。
對于近期紅利產品的表現,長盛量化紅利基金經理王寧表示,跟年初單純的紅利因子起作用的階段相比,這段時間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以長盛量化紅利為例,一是從成分股中有大量傳統產業,尤其是一批經歷過供給側改革的行業。五一前后全球大宗商品表現非常亮眼,量化紅利產品里跟大宗商品有關的行業股票表現也非常不錯,因此這段時間內紅利成分股正是由大量的大宗商品價格所驅動。第二,從4月底到5月初,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房地產相關的提振政策,所以在5月中旬以后,跟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尤其是紅利成分股,也起到了一定的活躍表現成分。前述兩者因素相疊加,影響整個中證紅利指數在五一以后創造了一個今年以來的新高,但近期又處于高位整理的狀態。
對于后市,王寧坦言對市場從春節前相對的樂觀,轉變為目前比較中性的狀態。原因包括紅利因子已經積累了一定幅度的漲幅,國家相關政策需要觀察落實效果等。不過他也強調,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增長階段,目前無論是管理層還是社會方面,都希望出現新的耐心資本。而在耐心資本和高質量發展相疊加的背景下,紅利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與此同時,不少機構也表示長期看好紅利資產。如華福證券表示,短期波動并不改變紅利策略的長期有效性。低估值、高分紅、確定分紅的屬性決定了紅利策略長期有效。低估值組合相對高估值組合在長期上有明顯的超額收益;而高分紅、確定分紅對應著充沛穩定的現金流,上市公司分紅率與Cash ROA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
國信證券也指出,從長期勝率角度看,紅利資產仍舊是穩健底倉配置選擇。股息率較高的企業往往接受了自身在景氣上的弱勢,步入成熟期后,傾向于以分紅的形式增加股東回報,這類企業在后續商業模式上同樣不會出現激進轉向,ROE穩定性也有保障,ROE低波策略在近兩年的有效性持續上升,且短期內這類因子仍然有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