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間,同興環保發布2023年年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歸母凈利潤2554.37萬元;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8220.57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36.96%。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單季實現營收2.42億元,環比增長近30%,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也在四季度轉正。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全球經濟動蕩,內外部需求不足,下游鋼鐵、焦化、造紙、水泥等非電行業景氣度低,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煙氣治理工程業務營收減少。另外,催化劑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為提高市占率下調了催化劑整體售價,產品毛利率因此下降。
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積極采取了多項措施。公告顯示,公司在四季度重塑了管理架構,設立了工程事業部、催化劑事業部及CCUS事業部,確立各事業部經營責任制,并下達了內部各環節降本增效指標,通過制度激發員工活力,提高產品競爭力。此外,公司還加速了貨款的回收,極有力的改善了現金流情況,在控制風險的同時也為業務后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針對煙氣治理工程業務,公司采取BOT、EMC等新業務模式,積極挖掘并培育業務新增長點。報告期內,公司依托低溫脫硝催化劑的技術優勢,以BOT、EMC業務模式完成了兩項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及除塵工程。在新業務模式下,公司的技術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節能效果明顯,競爭優勢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一體兩翼”的戰略正在穩步推進。2023年,公司加大了對CCUS及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方向的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打造未來增長極。
在CCUS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TX-1碳捕集吸收劑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已具備設計、制造、施工的總承包能力。伴隨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公司的CCUS設備制造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要實現碳中和,并真正推動二氧化碳減排,碳價需要達到至少260元。以碳價200元進行保守測算,碳捕集行業產生的直接經濟價值在每年2萬億的水平,行業規模巨大。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CCUS行業的規模將會逐漸擴大,同興環保也有望憑借技術研發和產業示范先發優勢率先獲益。
此外,公司也在快步推進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方面的布局。針對大規模儲能市場需求,公司選擇具有較好成本優勢、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能的聚陰離子路線。目前,公司已擁有三款鈉電池正極材料,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產能規劃方面,公司已完成了中試試驗線的建設,產能可達百噸級。今年三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通過競拍取得了相關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該土地將用于公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建設,土地的取得將有利于加快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提升公司未來經營業績。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