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披露易主消息到王封成功入主,青海華鼎(600243)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王封入主后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將自己及舊日伙伴送進青海華鼎董事會,由他本人擔任董事長,另改選牛月遷、吳偉為公司董事。從簡歷來看,王封等人擅長的網絡營銷業務模式與青海華鼎現有業務似乎匹配性并不算高,面對業績持續虧損的青海華鼎,王封下一步資本牌將怎么打?王封背后曾陷入傳銷爭議的龍池牡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池牡丹”),會成為幫助公司扭虧的“良藥”嗎?
改選董事會
在王封入主后,青海華鼎董事會進行了大換血。
青海華鼎公告顯示,王封當選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牛月遷、吳偉當選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此外,牛月遷同時擔任青海華鼎首席執行官(總裁)及財務總監。
據了解,王封于2022年底開始籌劃入主青海華鼎,并于2023年1月30日公告成功入主,耗時僅一個月。王封背后的主要經營實體為龍池牡丹,而青海華鼎新任董事、總裁、財務總監牛月遷,同樣在龍池牡丹任職。
資料顯示,牛月遷出生于1976年,2000-2020年先后在定陶棉機廠、山東佳美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潤峰集團等公司從事財務類工作,2020年加入龍池牡丹,任龍池牡丹財務總監。
青海華鼎另一位新董事吳偉也是王封的老朋友,不過吳偉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所使用的名字一直是“吳煒”。
青海華鼎公告顯示,吳偉于2011年6月-2014年3月進行自主創業;2014年3月至今在山東六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創網絡”)任職黨支部書記兼總經理;2020年6月至今在新智播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智播”)任職CEO。
不過,在公開信息中,新智播創始人、六創網絡的黨支部書記姓名為吳煒。六創網絡系私域流量運營平臺趣買貨背后公司,而在趣買貨的微信公眾號中,其創始人也使用“吳煒”這個名字。
吳煒與王封是“老相識”。據龍池牡丹官方賬號,2022年9月2日,龍池牡丹與六創網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龍池牡丹董事長王封與趣買貨創始人吳煒出席了現場簽約儀式。
龍池牡丹涉嫌夸大商品效用
隨著王封的入主,其背后的龍池牡丹也進入了投資者視野,北京商報記者前期調查發現,龍池牡丹的經營模式疑似傳銷,此外,龍池牡丹存在夸大商品效用的情況。
通過對龍池牡丹的持續追蹤,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龍池牡丹存在夸大產品功效的情況。據了解,龍池牡丹的人參肽等產品僅屬于食品類別,并不屬于藥品或者保健品。不過在龍池牡丹產品講解的直播間中,講解人士把牡丹人參肽等產品包裝成了“神藥”,稱長期喝人參肽的甲狀腺結節患者最終痊愈、大腸黑變病患者恢復健康等。在龍池牡丹的“追隨者”心中,從治病到預防,牡丹人參肽等產品簡直無所不能。
上海海匯律師事務所律師婁霄云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
此外,在北京商報刊發的《高端話術“拉人頭”?揭秘青海華鼎潛在新主王封背后的龍池牡丹》一文中,提到龍池牡丹銷售人員呈金字塔結構,會員、創客、合伙人、代理商層層遞進,新進人員需要通過大額資金“入會”,發展會員可使整個代理團隊獲得獎勵。
據了解,成為龍池牡丹創客需要1萬元,成為合伙人需要5萬元,成為縣級代理商需要19.8萬元,市級代理費用則更高,高達59.8萬元,會提供給參與者相應額度的商品。
在該篇稿件發布之前,龍池牡丹的微信公眾號上,幾乎每天都會有“龍池之星”的評選,評選標準即為直接發展的會員數量。而在該篇稿件發布后,龍池牡丹的微信公眾號不再有“龍池之星”的相關信息。
在該篇稿件發布之后,青海華鼎對龍池牡丹涉嫌傳銷一事進行了否認。青海華鼎表示,經王封本人及龍池牡丹法務確認,王封旗下的公司不存在媒體報道中提及的涉嫌傳銷等情形,公司經營合法合規。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表示,近幾年來,傳銷的形式和手段逐漸衍生、變異,從大規模、集中式的傳銷模式轉向隱蔽化、網絡化的模式,更具隱蔽、欺騙性和社會危害性。傳銷人員選擇利用直播平臺、微信、QQ群等各類互聯網平臺進行拉人頭的方式日趨普遍。
青海華鼎業績困局待解
在王封入主后,是否會將龍池牡丹注入上市公司,成為許多投資者心中的疑問。不過,不管資產注入與否,王封都將面對青海華鼎業績虧損的困局。
據青海華鼎2022年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2年年度歸屬凈利潤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凈利潤為-1.3億元左右;預計2022年年度扣非后凈利潤為-1.6億元左右。
青海華鼎表示,2022年度公司業績虧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多地出現疫情反復,公司機械裝備板塊及文創板塊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2022年合并期內的經營均持續受到影響;二是受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的影響,公司所屬物業所在地區市場價格下滑,導致公司所屬物業及存貨需要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減值準備;三是出售青海青重機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股權需對其員工進行安置并計提了相關安置費用。
把時間拉長來看,青海華鼎扣非后凈利潤自2013年起已持續出現虧損。財務數據顯示,2013-2021年,青海華鼎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6194萬元、-3264萬元、-2140萬元、-9471萬元、-8543萬元、-2.55億元、-4.3億元、-2.16億元、-1.45億元。
資料顯示,青海華鼎目前主營業務分為機械裝備產業、文創板塊兩方面,其中公司機械裝備產業主要從事數控機床產品、電梯配件等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文創板塊業務范圍涵蓋文化、體育、旅游項目策劃運營及融合發展等。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青海華鼎方面發去采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