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業“跑馬圈地”愈演愈烈。一方面是頭部公司占據優勢資源,馬太效應明顯;另一方面是中小基金公司艱難生存,求索立身之道。就在近期,又有中小基金公司出現股權變動、旗下產品發行失利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基金行業遠未形成固定格局,仍是充分競爭的領域,各家資產管理機構可以尋找到自己的獨特發展路徑。在2021年的多變環境中,不少新銳公司在產品提供、客戶陪伴等方面打出“新招式”,頗有新意。?
中小公司遭遇發展困境?
中小基金公司在公募“跑馬圈地”浪潮中,不斷遭遇發展困境。?
日前,一家基金公司的二股東擬掛牌轉讓其持有的股權,引發行業對于中小基金公司背后股權穩定性的探討。在股權評估報告特別事項說明中,還披露了該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涉及的多起訴訟及預計負債等情況,更是讓市場看到了中小基金公司發展背后伴隨的一些問題。?
雖然公募基金行業處于蓬勃發展的大潮中,各家中小基金公司卻在經歷各式各樣的發展困境。股權變動只是其中一方面,涉及到公司具體運行和投資的還有公司管理層變動、基金經理流失、基金產品發行失利等問題。?
例如,此前有PE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出現高層人事變動,引發市場關注。這家基金公司今年以來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已有多只基金發行折戟,還有多只基金因規模太小而黯然清盤。此外,還有眾多個人系基金公司在發展中陷入困境。?
這背后的原因很多。“門檻方面,當前市場上很多基金銷售機構的公司準入門檻條件設置值得商榷,如要求基金公司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00億元、200億元不等,或者是規模排名在前50名、100名。這些做法簡單粗暴,缺乏專業性。資質方面,未來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將會越來越多,并成為行業里的重要力量,但一些銷售機構直接把個人系公司打入另冊,原則上不予合作。”有公募基金人士在評價個人系新公司的發展環境時表示。?
積極尋找突破口?
面對較艱難的發展環境,后發公司并不會選擇“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尋找發展“突破口”。?
以2020年9月成立的百嘉基金為例,公司是廣州第一家由公募基金行業人士發起設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今年下半年百嘉基金開始發力公募產品發行,8月4日百嘉基金首只公募基金產品百嘉百利純債發起式基金成立;11月17日百嘉聚利混合型基金成立;11月30日百嘉百興純債基金開始發行募集。自8月以來的短短四個月,百嘉基金已相繼推出三只公募基金產品。此外,百嘉基金還有百嘉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七天持有期基金和百嘉聚鑫量化6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等兩只公募基金正在申請注冊。?
同樣,富榮基金的發展路徑也可圈可點。公司謀求保持傳統固收領域投資優勢的同時,讓固收與權益雙業務條線并行發展,在固收和權益兩方面著力打造拳頭產品。在拳頭產品跑出來的同時,富榮基金2021年在基金產品線布局上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富榮信息技術、富榮福銀、富榮中短債順利完成募集成立,富榮福耀正在認購中,另有富榮量化精選即將發行。創新業務方面,富榮基金還布局了投資范圍包括公募REITs的資產配置型FOF產品。?
除產品布局外,還有后發基金公司在品牌建設、客戶陪伴等領域內,尋找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持續打造好產品是基礎。我們要真正理解投資者對風險收益特征的需求并發行定位清晰、風格穩定的基金產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用好的業績和持有體驗提升在老基民或有長期基金投資經驗的成熟客群心目中的品牌認知。另外,我們相當重視新基民,或者說年輕客群,他們對于基金產品和基金行業品牌力的認知才剛開始,我們希望通過良好的用戶陪伴和投教服務贏得他們的青睞,這將加速我們品牌建立的進程。”德邦基金總經理張騄表示。?
期待更多支持?
后發新銳基金公司在錘煉自身功夫的同時,還希望行業和市場給予它們更多機會和支持。?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很多行業在發展初期都有政策扶持,“回顧公募基金發展早期,正是有一定政策扶持,讓‘老十家’公司都有穩定的起步,這才奠定了中國公募基金行業今天的輝煌。”?
“總的來說,公募基金行業還是一個‘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充分競爭狀態。在一個越做越大的行業中,各家基金公司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至于爭得怎樣的行業立身之本,還需要看各家公司的實際操作。公募基金行業,‘躺著’就能要來規模、‘躺著’就能收管理費的時代正在過去。未來是掙專業的錢,辛苦但能磨煉專業能力。”上海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本報記者?萬宇?徐金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