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飛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驤科技”),一家專注于射頻前端芯片研發、設計和銷售的公司,正處于上交所科創板IPO審核期。2024年8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了飛驤科技申報科創板的第二輪問詢回復,數據顯示,飛驤科技在長期虧損之后,終于迎來了半年盈利的關鍵時刻,也預示著其長期而緩慢的科創板之路有了一絲曙光。
飛驤科技是2022年10月份申報科創板的,距今已經歷時近兩年。根據更新的數據,飛驤科技在2019-2024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1.16億元、3.65億元、9.16億元、10.22億元、17.17億元和11.31億元,2019-2023年五年復合增長率為96.19%,其中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68.08%,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7.25%,高速增長的態勢持續而強勁。飛驤科技預測2024年的全年營收為21.15億元至25.30億元,該預測如果實現,則飛驤科技在2019-2024年5年間的復合增長率將能達到80%以上。在2021-2023年報告期內,飛驤科技還是處于虧損狀態,其中2022年還虧損3.6億元,2023年則大幅縮窄到虧損1.93億元,再到2024年半年度繼續大幅扭虧,至凈利潤在1327.99萬元至1827.99萬元的區間,實現扭虧為盈。從營收和利潤來看,飛驤科技在2024年略微超過唯捷創芯,成為了國內射頻PA(功率放大器)芯片細分領域的第一名。
申報材料顯示,飛驤科技能夠實現半年盈利的關鍵,是高端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同時帶動了主營業務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依靠5G射頻產品和泛連接產品(包括WiFi射頻模組、衛星通信PA和車載射頻產品等)。飛驤科技從2020年開始銷售5G產品,到2023年,5G產品形成的營收已增長為4.8億元,毛利率22.19%。飛驤科技披露,射頻產品中高技術門檻的L-PAMiD產品已實現突破并已于2023年放量出貨。另外,其泛連接產品營收也從2021年的418.40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17億元,開拓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資料顯示,2021年至2023年,飛驤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9%、13.37%和14.07%,整體呈現持續明顯改善的趨勢,而2024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20%,趨好勢頭明顯。
飛驤科技在2021、2022和2023年度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242.56萬元、17,099.21萬元和19,813.09萬元,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為49,154.85萬元,研發費用復合增速為27.22%,研發的持續增長,為飛驤科技的營收和利潤增長提供了驅動力。到2023年年底,這些研發投入為飛驤科技帶來了專利206項,其中發明專利89項,另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98項和軟件著作權37項。相比于2022年3月公布的數據,一年多時間,專利數量增長了2.75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量增長了2.08倍,應該是出現了研發成果的集中爆發。
飛驤科技多年來持續保持營收的高速增長,并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信心滿滿的繼續闖關科創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