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案例入選《中國企業ESG發展調研報告》
5月12日,中國經濟信息社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企業ESG發展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海天味業憑借著技術創新、研發并構建營養健康產品矩陣、引領可持續發展等突出表現成為入選報告案例,為建設現代綠色可持續發展供應鏈提供行業參考。
踐行ESG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是中國企業的時代命題和價值共識。《報告》分析了中國企業發展ESG的意義和需求,闡釋了中國企業ESG實踐探索與成效,也提出了中國企業對踐行ESG理念的新期待。《報告》從ESG不同維度,選取了具有突出表現并具有行業參考價值的企業實踐經驗,共收錄了包括海天味業在內的11個優秀企業案例。
海天《巧做綠色健康“加減法”,引領行業和產業鏈綠色可持續發展》案例入選《報告》社會責任篇章并非偶然。作為一家有著數百年發展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海天在助力社會大眾獲得營養與健康全面提升的同時,帶動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展現了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擔當。
巧做產品“加減法”,為綠色健康餐桌護航
《報告》指出,食品飲料行業企業正在對企業如何更好在ESG生態系統建設中,扮演角色和承擔義務開展積極地探索,不斷強調食品飲料行業企業首要社會責任便是保障食品健康與安全意識的價值觀。
海天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以保障消費者食品健康與安全為目標,依托強大的創新研發實力,不斷對產品做“加減法”。
海天的加法,一要通過營養元素為身體健康“加分”,二要通過有機認證為綠色產品“加保障”。海天針對特殊人群的營養需求,推出了鐵強化生抽醬油、鐵強化老抽醬油、鐵強化金標生抽、鐵強化草菇老抽等一系列營養強化系列產品,以健康膳食為缺鐵性貧血人群的身體素質“加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2年,經中國食物強化委員會專家組考察,海天被確定為鐵強化醬油試點單位。
同時,海天有機系列產品全部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每瓶產品都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可確保全鏈路的有機可追溯。有機產品的布局更有助于對原材料進行有機種植/養殖的管控,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其中,海天有機黃豆醬已取得中國、歐盟、美國三重有機認證。
海天的減法,是為了讓產品更加綠色有機。海天通過減鹽增鮮、無糖留甜等突破性技術,減少產品中的人工添加成分,同時又實現了產品的不減鮮、不減味,讓產品更加有機和綠色,真正做到了“健康又好吃”。
為滿足麩質敏感人群的需求,海天“精減”配料表,推出了無麩質醬油,真正實現“美味無負擔”。截至目前,海天相繼推出有機、低糖或減糖、低鹽或減鹽、低脂或減脂、營養強化等系列產品共計200余款,不斷豐富綠色健康產品矩陣,滿足消費者多元的健康消費需求。
堅持創新科研,多維度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立企”是海天的企業戰略,更是海天深入基因的發展動力。作為行業龍頭,海天堅持每年投入約7億元用于研發,以“科技含量高、綠色低碳”的模式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釀造工藝方面,海天專門建立了菌種研發中心,在菌種選育、微生物培養、智能制造等核心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海天醬油菌種原料利用率提升1%,每年可節省黃豆4000噸左右。與傳統釀造相比,“海天菌”更有助于綠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多年來,海天菌種獲得了不同系列菌種相關專利30余篇,榮獲多個專利金獎。
釀造設備方面,海天將先進節能技術運用于生產工藝和設備改造,開展廢水沼氣回收利用、廢氣排放管理、醬油生產節能改造、UHT節能改造、水處理技術升級等大型技術改造項目,持續推進綠色環保生產。目前已實現固體廢棄物“近0排放”。2017年,海天被評為國家首批綠色工廠;2023年,相繼獲得廣東“省級節水標桿企業”、江蘇“省綠色工廠”和“省級節水型企業”、“2023年度綠色發展品牌企業”等綠色生產方面的榮譽。
《報告》指出,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下,食品包裝的循環利用得到了中國食品企業的大力響應,可循環再利用的環保包裝成為行業共識。
包裝材料方面,海天也在不斷探索可持續包裝的新舉措。海天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專門設計了“小份量”產品,既滿足了不同使用場景的消費者需求,同時又倡導節約、避免浪費。多年來,海天一直堅持為包裝“減重”,一方面使用更輕便、更環保、可二次使用的PET材質,另一方面對玻璃、PET、紙箱等所有包裝進行集體“瘦身”,外觀更輕薄更環保的同時確保了產品抗壓性和安全性更高。
據2023年ESG報告,海天通過“大規格”換“小包裝”,全年減少了超18萬個紙箱和8萬個小包裝袋的使用;通過3款玻璃瓶輕量化,減少玻璃用量7000噸。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行動,海天正在滿足投資者和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期望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為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同時也為社會和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彰顯“鏈主”擔當,推動供應鏈碳排放管理
《報告》指出,產業鏈的綠色低碳發展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食品行業具有產業鏈長、輻射范圍廣、帶動力強、與農業農村和消費者聯結緊密等特點。目前,先進食品企業,特別是鏈主企業,已經開始不斷地優化與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同業之間的關系,不斷地持續提升生產經營鏈條價值。
作為供應鏈鏈主企業,海天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影響力和帶動力,將綠色發展的觸角延伸到整個供應鏈中。海天堅持可持續性采購,優選生態農業種植大豆、小麥等,從源頭上進行了綠色把控,確保了產品的高品質。同時,海天積極儲備和開發有機、綠色原料,滿足綠色健康產品的采購要求。在海產品采購方面,海天一方面通過品種和養殖技術優化提高畝產,實現海洋牧場區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產出,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和督促合作商對海產品生產垃圾進行高效無害化處理,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海天的生產基地不僅有“廠中廠”的供應商,也有“貼廠”的供應商。很早以前,海天就已開始通過這些創新合作模式,消除中間的包裝運輸環節減少碳排放。以PET瓶供應商駐場連線供應的模式為例,可減少物料運送車次超5萬次,僅去年減少包裝耗材用量800 噸;與紙箱廠“貼廠專供”,去年縮短物流運輸距離168,000公里。
為減少一次性包裝,海天與供應商“箱箱共用”、優化原材料包裝規格,2023年有效節約超1萬個噸桶,減少約87%的原材料包裝物使用,實現超99%的包材回收率。
作為入選《中國企業ESG發展調研報告》的國民調味品標桿企業,海天堅持在技術創新、質量管控、產品有機和綠色健康程度上不斷做“加法”,在資源消耗、廢棄物排放等方面不斷做“減法”。海天的綠色“加減法”模式,為全行業和全產業鏈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益參考。
在ESG時代背景下,隨著中國ESG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ESG評級的不斷優化,ESG投資的持續增長,中國ESG體系建設將會取得積極發展,將會涌現出更多的像海天一樣的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承擔時代使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