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全國首個“生態文明日”的主場活動在湖州舉行。這是對湖州作為“兩山”理念誕生地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肯定。對此,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黨委書記、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作為湖州企業家,他深感驕傲;同時,作為推動設立這一全國性節日的參與者,他倍感自豪。
回顧歷程,2015年,湖州將815定為“湖州生態文明日”,而后,張天任等人為將湖州經驗、浙江經驗上升到國家層面作出了持續努力。2016年,他與湖州其他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提出設立“全國生態文明日”的議案;2020年,浙江代表團首次以代表團名義提出設立“國家生態文明日”的議案,張天任也在代表簽名附頁上簽下名字。而今年,首個815“全國生態文明日”終于誕生了。
湖州是“兩山”理念的發源地,生于湖州、長于湖州的張天任也始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牢記心中,以一樁樁綠色實踐譜寫了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的美麗詩篇……
結緣“兩山”理念 履職多年堅持關注綠色發展議題
2005年8月15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湖州首次被提出。那時的湖州,剛剛經歷了改革開放后的辦廠潮,經濟粗放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當地的人們苦不堪言。“兩山”理念的提出,如同撥云見日般為陷入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矛盾的湖州指明了方向,也將生態發展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印在了張天任的心中。
從2013年首次當選第十二屆人大代表起,張天任便堅持為綠色“代言”,履職十年來一直高度關注綠色發展,并不斷圍繞企業的綠色發展、湖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立法、資源的循環利用等議題發聲,提出了眾多高質量的議案和建議。
2021年,張天任從一位從事廢舊資源回收的企業主那兒得知,由于企業主從個人手中收購廢舊物資轉賣給處置企業時要繳13%的增值稅,資源回收行業存在不少“無票銷售”、“地下”冶煉廠的亂象。他立刻留下了對方的聯系方式,并深入10多家企業展開調研,在此基礎上撰寫了建議,把促進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呼吁帶上了“兩會”。
張天任為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一年后,這份情真意切的建議有了回應,《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2022年版)》自2022年3月1日起執行。張天任提出的兩大核心觀點都得到了落地: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再生資源,增值稅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征收率從13%調整為3%;“廢舊電池及其拆解物”退稅比例由30%提高至50%。
這只是張天任十年來為綠色發展建言獻策的一個典型案例。他堅定地認為,綠色發展關乎民生福祉,“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打造“新川”樣本 以“綠水青山”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
今年“兩會”,張天任提出,目前的環保領域的法律在農村農業污染防治上力度不足,呼吁國家出臺綜合性的法律,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三農”與綠色發展相結合,是張天任尤為關注的議題之一,這與他多年來作為新川村黨委書記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所見所思分不開。
今年“兩會”前,張天任多次走進農業基地和農戶家中進行調研
張天任曾表示:綠色發展是新川鄉村振興的最大特色,也是村莊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新川村是工業立村,也曾經歷“環境美讓步經濟美”的困境。作為新川村的黨委書記,張天任堅持以“綠水青山”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以村企共建、鄉賢帶富等形式積極打造“新川模式”,把新川村建設成“兩山理念”轉化的又一個綠色樣本。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曾說,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而綠色發展是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的必要條件。在張天任的帶領下,新川村以“強村公司”為載體,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精品民宿等構成的一、三產業,先后榮獲“浙江省綠化村”“浙江省衛生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等稱號,成為探索中國式鄉村現代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不僅如此,張天任還積極總結經驗,致力于推動“新川模式”從村企共建、村村共建拓展升級為區域共建,為進一步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智慧和力量。
踐行綠色發展 騰籠換“俊鳥”引領天能成為新能源行業標桿
除了全國人大代表、新川村黨委書記的身份之外,張天任還是湖州的一位民營企業家。他一手建立的天能控股集團,不僅是新川村“村企共建”模式的重要貢獻者,也是新能源領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知名“俊鳥”企業。
“俊鳥”的說法,來自近20年前天能一個普通的車間的殷殷囑托,喻意是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騰籠換鳥”,讓“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俊鳥”飛起來。當時,天能正處于轉型陣痛期,這一妙喻令張天任十分振奮,堅定了他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
“騰籠換鳥”的囑托之后不久,“兩山”理論便誕生了。張天任認為,天能之所以能夠成長為新能源行業的標桿企業,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舉綠色生態旗,打智能制造牌,走循環發展路”,夯實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多贏的成效。
天能集團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
作為湖州的一名民營企業家,他帶領天能率先在業內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打造出一條集“回收——冶煉——再生產”為一體的閉環式綠色產業鏈。以蓄電池回收為例,天能已通過在全國各地的終端門店和循環經濟產業園,將廢舊電池分散回收、集中處置、無害化再生利用,僅長興縣的一座循環經濟產業園年處理廢舊電池便達30萬噸。目前,天能已上榜國家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等綠色制造名錄40余項。
“天能始終把可持續發展放在整個公司戰略最核心的位置,致力于奉獻綠色能源,賦能美好生活。”張天任曾道。他認為,湖州的企業,更應該率先踐行“兩山”理念,做綠色發展的排頭兵。
正值815全國生態文明日,張天任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宣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提升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還將準確把握雙碳戰略新機遇,采用數智化、平臺化、全球化的手段,全力培育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兩大千億級產業生態圈,全力構建“鉛+鋰”全生命周期閉環產業鏈,實現由產品制造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轉型,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