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唯品會消費者稱,自己在唯品會上購買的打折后價格為兩千多元的奢侈品牌Gucci腰帶,收貨后發現尺寸不符,于是寄往得物打算轉賣。卻不想被得物平臺鑒定為假貨不予售賣,唯品會方卻堅稱商品為正品,不過目前可以退貨退款。兩邊平臺上演Gucci腰帶真假“羅生門”,在微博上據理力爭,而夾在中間的消費者卻維權無門。
唯品會:采購鏈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規
唯品會4月7日下午,在官方微博上申明該批腰帶采購鏈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規,確保正品。該批次貨品也由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公司進行抽檢,已通過鑒定。此外,每一件 Gucci腰帶上設有唯品會的正品防偽扣,可避免有其他不可控的風險發生。
唯品會表示,為了打消用戶的顧慮,將再次委托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公司對這些商品進行鑒定。目前,唯品會已經對部分購買了此腰帶的消費者進行了退貨退款。
有意思的是,唯品會方面同時也建議消費者在對商品有疑慮時,可選擇有鑒定資質的權威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未有鑒定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或平臺出具的鑒定報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為判定商品真偽的依據。
然而,部分消費者表示此前與唯品會客服的交涉漏洞百出。在與唯品會反映時發現對方無法提供商品的發票、海關清關單據和防偽碼,客服的回應是,海淘產品不支持開發票。目前針對涉事的腰帶有多少條,唯品會方面未能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唯品會第一次被質疑售假。早在2015年唯品會就“出售假茅臺酒”事件并發布公告稱,經權威鑒定部門對回收的部分商品進行鑒定,發現其中確實摻有非茅臺集團原廠原裝商品,唯品會強調商品無毒無害,同時,唯品會已經主動聯系了903位茅臺酒的消費者進行退貨退款,將墊付商品價值10倍的補償,并表示因供應商嚴重欺詐,已向警方報案。
得物鑒別結果有法律效力嗎?
在唯品會回應之后,4月7日晚上,得物方面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出聲明稱,對相關用戶提供的Gucci腰帶進行了復核。經核查,相關用戶所提供的Gucci腰帶在得物鑒別結果為非正品。
十分吊詭的是,得物方面則出具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的送檢鑒定結果顯示,樣品為仿品。一邊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公司,一邊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公司,兩邊的鑒定結果居然南轅北轍。對此,唯品會和得物方面都不予回應。
在被得物鑒定為假貨之后,有消費者也想了解得物的鑒定標準是什么,得物客服卻稱這是商業機密無法透露。而在鑒別服務的協議條款中,得物稱只為鑒別師的鑒別負責。那鑒別師是什么樣的團隊呢?在得物App中,存在“AI鑒別師”和“專業鑒別師”兩種。所有“專業鑒別師”都沒有詳細個人履歷介紹,僅標識出其專業領域以及曾經鑒別商品數量信息。
但得物鑒別結果有法律效力嗎?有行業人士稱,得物作為一家企業,并非政府質檢部門,其鑒別服務可能也不具備法律效力,在實際操作中,第三方平臺完全不認可得物的鑒別結果。
奢侈品鑒別存真空
4月7日,唯品會和得物先后發布微博,重申立場,各不相讓。兩大電商平臺掐架,各執一詞。而截至4月8日,因為此事有消費者成立的“唯品會Gucci售假維權群”已有190人。
盡管唯品會已下架該商品,且為有退貨退款需求的消費者辦理相關服務。但是有消費者的訴求是要求唯品會假一賠三并道歉。
目前,品牌方Gucci對此不發表意見。有行業人士表示,對于購買奢侈品的普通個人消費者而言,鑒別真偽的渠道少之又少,品牌方并不提供真偽鑒定,要么選擇第三方鑒定機構,要么使用得物這類平臺。可前者成本高、時間長,且未必接受個人消費者送檢,而后者的鑒定門檻比較低,但資質又不具備法律效力,這就在消費者和平臺的博弈之間形成了真空地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