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杜雨萌)4月22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圍繞“在新時代吉林振興中實現新突破”作介紹。
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在會上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吉林搶抓機遇、苦干實干,全面振興新突破大有可為。重點將在以下領域實現突破:一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二是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三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五是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從全面深化改革角度來看,胡玉亭稱,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放開搞活、賦能增效,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胡玉亭表示,最近幾年,吉林國企改革扎實推進,企業運行穩中向好,發展質效得到不斷提升。將用2年至3年時間,推動吉林省屬國有企業資產增長50%,營收和利潤實現翻番。
具體來看,一方面,推動戰略性布局和專業化整合。加快國有資本向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向大農業、大旅游等優勢產業集中,向基礎性、保障類、民生領域拓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安全方面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增強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引領力。支持國企牽頭,產學研用結合,組建創新聯合體,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拓展應用場景。此外,完善治理體系,增強核心競爭力。
隨著當前全國新能源發展迅速,吉林得益于風光電資源富集,在發展新能源方面無疑具有顯著優勢。對此,胡玉亭表示,推動風光電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需要創新思路,努力走出一條適合吉林實際的新能源跨越式發展之路。
首先,政策上有突破。吉林鼓勵頭部企業或聯合體作為綠電產業園區建設運營主體,在電價形成、電力交易、項目用地、項目審批方面創設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操作性強、含金量高。
其次,模式上有創新。吉林采用增量配電網、局域電網、新能源直供、自帶負荷等“綠電+消納”供能模式,可實現80%以上的綠電就地轉化,從而破解了電網消納難題。
最后,產業生態上有拓展。吉林建設若干個千萬千瓦級綠電產業園區和一批投資百億級氫基綠能產業園區,推動現代儲能和其他一些相關綠色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拓展應用場景,擴大氫燃料汽車、氫能源列車等一系列產品產業規模,打造“綠氫+”全產業鏈。
胡玉亭認為,綠電是吉林的寶貴資源,必將成為下一步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的強有力支撐。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