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500千伏葛洲壩至上海南橋直流輸電改造工程正式投運。據悉,工程采用全球首創并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技術,實現了直流輸電技術的又一次里程碑式跨越,充分彰顯了我國電力工業的原始創新能力。
此次改造工程最大的亮點是首次采用可控換相換流閥代替傳統換流閥。這是對傳統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極其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換流閥是直流輸電工程的“心臟”,功能是實現類似于“動脈”的交流電能和作為“靜脈”的直流電能之間的交互。傳統換流閥由可主動導通、不可主動關斷的半控器件構成,雖然具有容量大、損耗低、可靠性高等優點,但也存在容易發生“換相失敗”的缺陷。
這一缺陷所帶來的風險,相當于換流閥因“動脈”的微小擾動引發千兆瓦級能量的“心臟驟?!?#xff0c;這個“基因里帶來的頑疾”長期困擾著直流輸電技術的發展,制約了中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向東部負荷中心大規模輸送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為此,國家電網下屬智能電網研究院于2019年組建科技攻關團隊,經過五年持續不斷的探索,原創性地提出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技術。該設備采用全控、半控器件混聯的并聯雙支路結構,通過在“動脈”擾動時刻精準引入全控器件實現“心臟搭橋”,從而徹底解決換流閥換相失敗的技術難題。
葛南直流輸電工程改造并成功投運,鞏固了我國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領域的領跑地位。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技術的成功示范應用,為我國華東、華南等地區大規模清潔能源接入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案。未來,該技術將在“十四五”“十五五”電力規劃中進一步推廣應用,為“西電東送”戰略開辟新的道路,不斷助力“雙碳”目標下的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