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推動著人才強國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我國的人才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人才領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形成了一系列引領未來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把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建設取得的寶貴經驗高度概括成“八個堅持”。
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敝袊伯a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和國家一切組織、各項事業都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
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從過去的支撐、助推,變成現在的引領、拉動,這是人才理論的重大飛躍,是人才使命的重大轉變。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通過科技自主創新,要占領世界科技制高點,徹底解決“卡脖子”問題,即技術壁壘問題。面向經濟主戰場,就是科學技術一定要融入經濟建設當中,不能搞成“兩張皮”,要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科學技術的貢獻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就是人才工作要服務于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國家核心利益的維護等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人才工作要為健康中國服務,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什么是全方位?既包括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全鏈條開發,又包括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者人才等各類人才的整體開發。
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2016年,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這些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改革還要繼續深化、務求實效。
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做好新時代的人才工作必須把握大勢、放眼全球,廣聚天下英才服務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環境是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競爭力和生產力。對于一個國家、地區、城市來說,環境好,人才則聚,事業就興旺發達;環境不好,人才則散,事業就衰敗。人才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等等?,F階段中國的人才環境建設重在軟環境的營造,因為硬環境的打造需要時間和條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軟環境建設可以超前進行,比如說法治環境、人文環境、政策環境等等。
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對科學家精神作出界定。什么是科學家精神?它包括: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p>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上8條,是我們對我國人才事業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要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蔽覀円钊雽W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