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地如何優化營商環境
? ?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依托當地資源優勢與產業基礎,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拓展稀土行業產業鏈,大力發展稀土深加工產業。圖為工人在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作業。新華社
環境優則企業興、市場旺,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市場主體的興衰和經濟發展動力的強弱。連日來,各地政府陸續召開新春“第一會”,部署新一年的重點工作。其中,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占據重要位置,成為各地穩增長促發展增加親和力的“重頭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的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
1月28日,癸卯兔年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除了省市各級領導發言,還邀請企業經營者代表發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曾毅感慨地說:“入駐粵港澳大灣區一年多來,我們深深體會到灣區處處是春天。”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要加快先進制造和新產業項目的建設和投產,助力廣東省產業體系升級發展。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廣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敏表示,廣東“制造業十條”和“穩外資十二條”有力推動東海島石化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建設和完善,助力外資企業持續致力于高質量的發展投資。寶潔(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許敏表示,將把寶潔國際貿易供應鏈控制中心從歐洲遷至廣東省。
企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向哪里流,人才就往哪里跑,項目就在哪里落地。
202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最富活力、最具潛力、最有創造力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中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福建省的新春“第一會”邀請了多位民營企業家參會,結合本企業的工作實際,為營商環境、商會建設建言獻策。福建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會議上坦言,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穩預期、強信心,關鍵是穩住民營企業的預期,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民營經濟穩,福建經濟穩;民營經濟強,福建經濟強”。
內蒙古自治區強調要“讓企業家成為座上賓,把企業家當自家人”。1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說,要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擴大企業合規制度適用范圍和覆蓋率,讓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各級政府要當好“店小二”,切實解決工作“慢”的問題,不叫不擾、隨叫隨到,讓企業家成為“座上賓”。要著力構建親清統一的政商關系,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
厚植沃土萬木興,換得有鳳遠來儀。邀請企業參會,從軟環境來修復和提振市場經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讓民營企業家打消顧慮,沒有后顧之憂地參與到經濟建設中。多地領導與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共謀發展,體現了地方推動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決心。強調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讓企業家更有安全感、榮譽感和歸屬感,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成為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的明確信號。
與往年不同的是,河北省的新春“第一會”把優化營商環境放在工作重中之重。1月28日,河北省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提出用行政審批的“減法”贏得企業發展的“乘法”,讓企業心無旁騖做實業、抓發展。同時,集中整治任性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等行為,對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和吃拿卡要問題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切實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除了新春“第一會”,各地發布的一號文件也為營商環境“劃重點”。上海市一號文件聚焦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是上海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第6年,在此前5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的基礎上,1月28日上海印發《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滬府辦規〔2023〕1號),提出持續發力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范、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將上海建設成為國內營商環境標桿城市,進一步提升上海營商環境國際影響力。
優化營商環境,政府要持續聚焦市場主體關切,當好企業發展的“事業合伙人”,把“服務”作為重中之重;要強化擔當意識,聚焦重點項目、企業的“急難愁盼”,摸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做好政策設計的“加減法”;要讓各類措施及時落地見效,以一流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投資興業。
伴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增長,提升軟環境愈發成為維持增長動能的關鍵。從新春“第一會”以及多地發布的一號文件來看,思路明確,企業生產經營全面向好,既需要有良好的宏觀經濟“硬”環境,解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問題,也需要有良好的營商宜商“軟”環境。
回首2022年,面對疫情反復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各級政府仍在持續推進營商環境的改善。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明確了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點,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2022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目標是,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