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指導,重慶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重慶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在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召開2024重慶百強企業發布會,揭曉了2024重慶企業100強榜單,同期發布了2024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重慶服務業企業100強名單及分析報告。這是重慶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第21次向社會公布重慶企業100強研究成果及各項榜單。
2024重慶企業100強是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制定的中國企業500強的標準為基礎,經企業自愿申報,按照2023年企業營業收入從大到小依次排序產生。
2024重慶100強企業總體情況
2024重慶企業100強排名前三位的是長安汽車、龍湖集團、達豐電腦。長安汽車以2023年營業收入2437億元躍居榜首,龍湖集團以2023年營業收入1807億元位居第二,達豐電腦以2023年營收1117億元穩居第三。
2024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排名第1的是長安汽車,連續21年蟬聯重慶制造業企業“冠軍”。龍湖集團以2023年營業收入1807億元,穩居2024重慶服務業企業100強第一名,長安汽車一舉奪得2024重慶企業100強、制造業企業100強2項“桂冠”,成為渝企雙冠王,實屬眾望所歸。
重慶100強企業是重慶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觀察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窗口,100強企業在一定維度上體現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態勢與實力。今年100強企業是一個攻堅克難、提振信心、催人奮進的100強。今年重慶100強企業的出色表現,集中反映出重慶企業充分發揮創新生力軍作用,積極推動“三攻堅一盤活動”改革落地生根,扎實推動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持續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有質的良好勢頭。重慶100強企業在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和重塑市場競爭新優勢中作出的貢獻功不可沒。
2024重慶100強企業的顯著特點
(一)100強企業門檻創造歷史新紀錄
今年重慶100強企業入圍門檻升高到47.0億元,較上年提升2.1億元,再創新歷史新高,升幅達4.5%,這個門檻與21年前相比整整高出了44億,是21年前首次發布重慶100強企業的16.7倍。這折射出21年來重慶經濟發生了氣勢滂沱的變化,這一時期重慶經濟呈現持續健康穩定良好發展態勢,經濟實力空前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們生活蒸蒸日上,為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新重慶邁出堅實步伐。
(二)13張重慶100強企業“新面孔”亮相
與2023年相比,今年重慶百強企業榜單中有 13張“新面孔”,榜單中有87家“老面孔”,40家企業位次前移,本年度百強企業替換率為13%。
(三)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研發強度平穩提升
今年重慶100強企業2023年投入研發費用374.5億元,較上年增長13.38%。其中,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為2.01%,較上年提高0.3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為1.19%,較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2014年以來百強企業研發費用整體保持了穩步增長趨勢,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24重慶制造業100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2.20%,遠高于其他行業。
(四)100強企業發展韌性強勁
100強企業更加重視高質量發展,整體上展現出很強的發展韌性。一是今年重慶100強企業營收到2.36萬億元,較上年小幅波動0.8%,連續五年站穩2萬億全榜營收關口。二是100強企業總資產6.08萬億元,較上年減少2.02%,連續三年站穩6萬億總資產關口。三是100強企業實現利潤1269.7億元,100強企業積極應對挑戰,頂住下行壓力,攻堅克難,進入更加重視發展質量的新階段。四是100強企業納稅1001.91億元,100強企業不愧是支撐市財政收入的頂梁柱。五是100強企業現有從業人員76.0萬人,100強企業擔負起了巨大的社會責任,是吸納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五)百億級企業營業收入占比穩中有升
百強榜單顯示,營收超過100億的有51戶,比上年多3戶;營收超過500億的有14戶,比上年多2戶;營收超過1000億的有3戶,與上年持平,分別為長安汽車、龍湖集團、達豐電腦公司。營業收入在500-1000億之間百強企業有11家企業,其中,有4戶企業營收新晉500億元級俱樂部,百億級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占比86.1%,相比去年上升0.56個百分點。新邁入百億級的企業有1家,即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六)制造業平穩健康發展
第一、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大。100強企業中,56家制造業企業2023年實現299億元的營收凈增長,同比增長2.3%。 2024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入圍門檻達到18.0億元,較上年提高6.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營收規模增幅擴大,資產總額呈回升趨勢。制造業100強企業實現營收1.45萬億元,同比增長2.27%,較上年擴大0.5個百分點;資產總額總計1.44萬億元,同比增長6.63%,較上年提高13.99個百分點。
第二、制造業企業納稅保持正增長。100強企業2023年納稅總額1001.9億元,較上年減少5.7%。56家制造業企業納稅占100強企業納稅總額的50.7%,較2022年提升了6個百分點,并且制造業為唯一納稅總額實現凈增加的行業,2023年納稅凈增加額為22.8億元,制造業企業納稅貢獻穩步增加。
第三、營業收入增幅在30%以上的百強企業有8家,其中6家為制造業企業,此外,100強企業榜單中,3家千億級營收企業中2家為制造業企業,即長安汽車和達豐電腦公司。
第四、利潤總額前十的制造業企業增多,重慶先進制造業企業開始發力,對支撐百強企業效益的貢獻穩中有進,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第五、制造業百強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國有企業研發強度更高。制造業百強企業整體研發費用達到320.3億元,同比增長9.20%。國有企業研發強度達到2.66%,高出民營企業0.71個百分點,國有企業研發強度連續11年高于民營企業。制造業企業正開足馬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由“重慶制造”向“智能制造”、“重慶創造”轉型升級的步伐。
重慶100強企業產業結構特征分析
1.制造業企業數量增多
百強發布20年以來,今年重慶100強企業的產業構成首次出現結構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第二產業企業表現尤其突出,入圍百強企業戶數達到68家,較上年增加7家。其中,制造業企業數量增加最多達到56家,較上年增加8家,建筑業企業12家,較上年減少1家。 第三產業企業數量減少,入圍百強企業戶數有32家,較上年減少6家。第一產業首次出現沒有百強上榜企業。
2.行業結構持續優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入圍數量不斷增加。今年100強企業中有37戶先進制造業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8戶; 22戶現代服務業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1戶。這反映出重慶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促進產業升級又收獲了新的成果,重慶經濟發展方向符合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特別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趨勢。因此,今年100強企業更具有時代的特征。
今年10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55戶,民營企業45戶,民營企業在100強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100強企業結構更加優化合理。
3.制造業交出滿意成績單
今年重慶100強企業中制造業2023年營業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占比達56.13%,較上年增長5.98個百分點,占比再創新高。建筑業營業收入占比7.08%,同比上升0.08個百分點。服務業營業收入占比36.79%,同比下降5.85個百分點。在全市發展壯大“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條件下,制造業企業營收增速較上一年大幅提升,達到11.39%。100強企業中,以長安汽車、小康控股為代表的汽車企業2023年實現營收2964億元,制造業中占比21.60%。以金龍精密銅管、博賽礦業為代表的材料行業營收達到1090億元,制造業中占比8.22%。以達豐電腦、英業達為代表的電子行業營收達到1728億元,制造業中占比13.03%。這三大行業營業收入規模占100強制造業比重超過60%,是制造業的領先方陣。化工、裝備、消費品、醫藥等行業也成為制造業的重要支撐。
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重慶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連續21年向社會發布了重慶企業100強及其分析報告,連續14年發布了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重慶服務業企業100強及其分析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向中國企業聯合會申報了中國企業500強、制造業企業500強、服務業企業500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