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如何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建言獻策。來自中國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K11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鄭志剛也帶來了對中華文化的關注。
作為中國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主席,鄭志剛志存高遠,希望通過中國香港這扇世界之窗,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讓更多的人領略東方之美。
近兩年來,鄭志剛致力于與各界攜手引入更多世界級文藝盛事到中國香港,并積極舉辦各種中華文化活動,力求向世界展現東方文明。
鄭志剛介紹,由中國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參與舉辦的“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盛事,將于近日開幕。此次活動與多位創意人才跨界合作,通過雕塑作品和數碼技術等形式,多元呈現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
“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必須通過商業上的賦能,讓相關產業持續發展。”鄭志剛指出,“接二連三的盛事活動雖然能為中國香港發展注入動能,但是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并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單純舉辦大型活動的‘盛事經濟1.0’模式是遠遠不夠的。未來,我們需要發展‘盛事經濟2.0’,以中國香港為基地,構建一個聯通中外的中華文化生態圈,并建立健全的市場制度,孵化更多文化IP,全面推進中華文化的數字化、產品化、產業化、全球化。”
所謂文化IP,就是具有獨特屬性或知識產權的文化內容。鄭志剛舉例解釋道,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就是文化IP。其可通過再創作,衍生出電影、音樂、動漫、手機游戲等各種文創產品,為旅游、教育等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發揮一“源”多用的功效,進而形成一條獨特的文化產業鏈,并推向海內外,全面引領中華文化IP“出海”。
“作為第一步,中國香港可以成立一個國際一流的中華文化IP交易所?!编嵵緞傊赋?#xff0c;在IP交易過程中,需要各種專業服務,而中國香港在這些領域中均具備頂尖的專業人才,行業相關標準與國際社會也頗為一致。同時,中國香港還擁有龐大的國際網絡以及多重的文化色彩,是企業間進行交流互鑒的理想之城。2024年2月,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布籌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以促進知識產權貿易。他建議以此為基礎,內地相關單位和機構輸出更多高質量的中華文化IP到中國香港,讓文化企業得到更多外來融資、交易、配對機會。
他進一步指出,在中國香港構建聯通中外的中華文化IP孵化基地,一是可助力中國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建設,實現“十四五”規劃對中國香港的期許;二是深化文化產業方面國際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落實國家“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他表示,要讓中華文化展現生命力,還要做好保護、傳承工作。建議相關部門以政策手段,如深化稅務豁免、建立資源配對平臺等方式,進一步引導市場力量投入非遺的保護傳承工作,增強社會協同合作。
“通過傳承與創新,我們定能不斷挖掘中華文化精神內核,以新帶舊,以舊促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令中華文化繼往開來。”鄭志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