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作為“我國自主創新成功范例”,目前的運營里程達到4.5萬公里,冠絕全球,儼然成為發展利器、國家名片。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悅國勇深有體會。
“河南省高度重視重大項目的投資拉動作用,持續強化項目為王,深入實施‘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悅國勇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河南省聚力“優兩高、促兩航”,實施交通強省戰略,發展樞紐經濟,實現優勢再造。
悅國勇介紹,在建設高鐵強省方面,河南歷屆省領導班子接續奮斗,歷時18年、投資3000億,于2023年在全國率先建成2200公里米字形高鐵網,形成以鄭州為中心通達全國主要經濟區的“12345”高鐵交通圈;鄭州高鐵樞紐地位持續提升,高鐵通達全國重點城市數量達31個,與北京并列全國第一;3小時內高鐵直達地市數量達56個,居全國第一;河南由鐵路大省躍升為高鐵強省。米字形高鐵網的全面建成,進一步提升了河南區位交通優勢、戰略地位優勢、綜合比較優勢,有效賦能了河南省高質量發展。
在后米字時代,面臨兄弟省市的快速趕超,悅國勇建議,河南要全力實施高鐵拓展成網工程,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內的南信合高鐵、焦洛平高鐵等7個重點項目建設。
在發展高鐵經濟方面,悅國勇去年與其他12名駐豫代表,就聯名提出“建設鄭州國家高鐵物流發展實驗區”的建議,引發廣泛關注。
高鐵貨運速度快、運量大、成本低、準點率高、綠色低碳,是物流行業的一種新質生產力,河南省正在全力推動高鐵流物發展。鄭州重慶全程1028公里,貨運高鐵一站直達,僅用時4小時30分鐘,較公路貨運節省1天時間。鄭州航空港高鐵站距離新鄭國際機場7公里,如果能夠實現國際航空貨郵通過大飛機一落地,馬上銜接河南米字形高鐵網進行全國快速分撥,這種“建成聯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必將成為河南乃至中國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正式基于便捷高效的運輸體系,悅國勇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再次提出建議,希望國家批準建設鄭州國家高鐵物流發展實驗區,推動全貨運高鐵動車組盡早投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