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舉措。
“我們全力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換,粗放高碳向綠色低碳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資源富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比珖舜蟠?#xff0c;寧夏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郁華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為在寧夏早日建成“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站位全局、系統謀劃,加快建設新能源開發“高地”,加快布局新能源電力“旺地”,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福地”。
一是以建設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引領,發揮優勢、做大規模,打造新能源開發新樣板。資源開發優勢明顯。
寧夏太陽能、風能資源稟賦足,屬于我國太陽能資源一類區,風能資源三類區,在國家新能源資源版圖上占有重要位置。截至今年2月,寧夏新能源裝機達到3041萬千瓦,居全國第九,是全國單位國土面積新能源開發強度最大、人均裝機最高的省區。
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開發“高地”。加快建設以荒漠、采煤深陷區為主的700萬千瓦國家大型光伏基地,有序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騰格里沙漠東南部千萬千瓦級風電光伏基地,推進老舊風電場“以大代小”試點,科學實施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到2023年末,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超過300萬千瓦,爭當全國新能源開發“領跑者”。
二是以打造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為目標,多能互補、一體推進,打造新能源利用新樣板。
寧夏是國家“西電東送”重要送端省區、樞紐節點,已建成堅強穩固的750千伏雙環網,銀東、靈紹兩條跨區跨省外送通道,利用率長期位居全國前列,在新能源利用方面,2022年,寧夏新能源利用率達到98%,穩居西北第一,是全國首個風電、光伏發電出力超過地區全網用電的省級電網。2022年寧夏新增并網新型儲能容量居全國第一,新型儲能總規模居全國第二。
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電力“旺地”,到2023年末,核準開工寧夏至湖南以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統籌項目電源、線路建設;優選6個總規模68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業主,加快前期工作;綠氫產能達到2.5萬噸,積極探索壓縮空氣、飛輪、鋰電等多種儲能模式,爭當全國新能源利用“模范生”。
三是以新能源產業體系提質升級為目標,打造新能源替代新樣板。
以新能源產業助力能源保障安全有序發展;以晶硅產業引領光伏全產業鏈聚力放量發展;以關鍵產品帶動重點產業擴規提質發展。
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產業“福地”,對標新能源產業前沿領域,培育壯大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新能源制造業基地。到2023年末,全區光伏制造業產值達到700億元,風電制造業產值達到60億元,儲能電池產業產值達到70億元,爭當全國新能源產業“引領者”。
相關稿件